
手术是颅内胶质瘤治疗大多数的首选方案,其原则是对肿瘤进行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其目的包括:(1)解除占位并缓解颅内高压症状; (2)解除或缓解因胶质瘤引发的相关症状,如继发性癫痫、头痛等;(3)对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和分型,指导后续的综合治疗。
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切除术和活检术。
切除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CT或MRI提示颅内占位;存在明显颅内高压及脑疝征象;存在由肿瘤占位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有明确癫痫发作史;患者自愿接受手术。
(2)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及复发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其他不适合接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禁忌证。
对于那些术前诊断不明确,术前神经功能状况差;肿瘤位于优势半球,广泛浸润性生长或侵及双侧半球;肿瘤位于功能区皮质、白质深部或脑干部位,无法切除等情况的患者,活检手术就成为了最佳选择。活检手术,是指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在病变的中心取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肿瘤的分级和后续治疗。一般采用立体定向活检,微创、快速。
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没有清晰的界限,所以全切肿瘤困难,导致肿瘤容易复发或者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而III-IV脑胶质瘤由于恶性度高,生长快速,导致术后极其容易复发。
当前有一些技术、手段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减少复发:
1) 术前通过核磁共振检查,仔细解剖定位病变区域。对于相对的无功能的脑区,可以扩大范围切除部分正常脑组织,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
2) 术前神经导航,精确定位肿瘤范围。
3) 术中使用黄荧光对肿瘤进行染色,协助判断肿瘤的生长范围。
4)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协助判断肿瘤的范围和脑功能区。
5) 术中B超实时定位,判断肿瘤的切除范围、切除深度。
6) 术中核磁共振扫描,实时判断肿瘤的切除范围。当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不具备术中实时核磁共振检查的条件。
除了这些辅助的手段,手术医师的理念、技术、经验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