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肿瘤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脑膜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和儿童患病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脑膜瘤作为一种肿瘤性的疾病,而且发病部位大多在脑部这一关键性的部位,所以,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会得脑膜瘤呢?目前脑膜瘤尚无确切病因,研究表明,可能是多因素导致蛛网膜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或所处内环境变化导致蛛网膜帽状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从而形成脑膜瘤。脑膜瘤患者体内存在异常内环境和遗传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人的染色体结构,最常见的异常是22号染色体上缺乏某个基因片段。另有研究显示,肥胖、电离辐射、雌激素、乳腺癌、脑外伤、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脑膜瘤家族史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脑膜瘤。
一旦诊断出脑膜瘤,应及时就医。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不同大学、不稳的脑膜瘤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也不同:
1、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瘤体较小(一般直径小于2cm),且无临床症状的良性脑膜瘤患者,可以定期复查,从发现脑膜瘤开始每3-6个月复查一次增强颅脑磁共振,若变化不大,随后1-2年复查一次,观察瘤体变化;一般说来,脑膜瘤生长缓慢。
2、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脑膜瘤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肿瘤比较大、生长迅速或出现症状的患者。肿瘤切除术包括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需要根据脑膜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方案的制定。绝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极少数脑膜瘤为恶性,患者单一采用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辅助放疗手段进行治疗。
脑膜瘤如果能根治(切除肿瘤,受到肿瘤侵袭的脑膜、骨质)则预后良好,术后多数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对于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应充分休养,保证充足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机体康复。而非良性的脑膜瘤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术术后辅助放疗,阻止肿瘤恶变,延长复发时间。一般建议在术后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年为每年复查一次,若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复查次数可逐渐减少。
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有助于提高颅底脑膜瘤的全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失血量和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它可作为一些不适合开颅手术患者的单独治疗, 可减缓或阻止肿瘤的生长,也可作为术前的辅助治疗。
4.放疗: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调强放疗、容积旋转弧形调强放疗等,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毗邻结构的损伤,增加放射靶向的准确度。通常用于小的脑膜瘤、位置深手术难以企及的小脑膜瘤、恶性脑膜瘤,手术后残留或者复发不大的脑膜瘤。
5.化疗:治疗恶性脑膜瘤的化学药物包括干扰素α、羟基脲、生长抑素、植物提取物等。比如干扰素可以辅助抑制脑膜瘤细胞生长;羟基脲属于核糖核酸还原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肿瘤细胞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诱导脑膜瘤细胞的凋亡,抑制瘤体生长并导致原有的瘤体变小,达到治疗脑膜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