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时安徽省太平县有一青年男子,洞房花烛夜之后,身上便开始出痘,家人领着他前去求医。医生诊视时,看痘已现,证已明,便按痘治。谁知服药之后,非但见不到效果,反而全身都肿了起来,头肿得像斗一般大。
先前那位医生不敢再治,于是家人便用轿子抬着这位新郎官四处求医,有的医生投以消肿药,没有效果;有的医生仍从痘治,依然不见效果;还有的医生让新娘暂避一时不要同房,甚至于不让患者吃饭,更不用说求神弄鬼,一概未得效验。
当时,正好本地名医崔默庵游医回府,这家人便又用轿子抬着新郎官到崔府求医。
崔默庵平素看病有个习惯,就是找不到病因前,一直对着病人反复观察沉思,有时遇到疑难病症,居然能这样诊视几天,直到弄清病因才肯施治。再说这位新郎官被抬来后,崔默庵先仔细问过病情。看过前面的处方,又诊得六脉平和,只是稍虚,便顿时犯了难,不知为何出痘后全身又肿成了这般模样!
崔默庵和以往一样,坐在病榻前一边细细观察,一边苦苦思索。这时,几个轿夫因一路跋涉,腹中饥饿,便在一旁吃起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只见患者听到有人吃东西后,用手把肿得合在一起的眼皮扒开了看。崔默庵急忙凑上前去问道:“你是不是也想吃?”患者有气无力地回答道:“是很想吃。就是先前有位郎中先生让我戒食几天,没有办法!”崔默庵自言自语道:“这种病和吃饭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就让人喂他吃。这位新郎官已饿了几天,吃起来自然津津有味,全不像一般重病之人。崔默庵在一旁不由得摇头叹气,实在是不解其故。
眼看天色将晚,患者家人有回家的意思,只是见医者尚未处方,不便说出。
崔默庵亦知患者家人的意思,便令起轿,自己也随同前往,继续诊视,一路上免不了冥思苦想。到达后,先随患者走进洞房。刚一坐定,又一弹而起,连声说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当即让把患者移居另外一个房间,又吩咐家人找来几斤螃蟹,捣烂后遍敷其身。
原来,崔默庵一进洞房,就闻到新做的家俱散发出生漆的味道,立刻意识到新郎官全身皆肿的原因就在于漆气。暗自感叹道,天下居然有这等巧事——新婚即出痘,同时又为漆气所伤,纠葛一团,能不详察乎?
果然不出崔默庵所料,一两天患者便肿消痘散,又焕然一新郎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