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脏病的基本原则

刘红亮医生 发布于2025-03-31 10:00 阅读量25

本文由刘红亮原创

传统上认为肾无表证与实证,肾之热,乃阴虚之变,肾之寒,由阳虚而来,但根据临床实际,肾病之实证还是存在的,如湿热内蕴、瘀血阻络、砂石阻滞等,是为肾病的实证,或虚中夹实之证。

肾虚之证,一般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总的治疗原则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阴虚者忌辛辣,忌过于苦寒,宜用甘润益肾之剂,以补阴培阳,使虚火除而阳归于阴;阳虚者忌凉润,忌辛散,宜甘温益气之品,以补阳培阴,使沉阴散而阴从于阳,正如《内经》所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基于阴阳互根的道理,补阳时应顾及阴津,补阴时应顾及阳气,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源泉不竭”。至于阴阳两虚,则为精气两伤,宜阴阳并补。肾阴虚者,往往导致相火偏旺,此为阴虚生内热之变,治法应以滋阴为主,参以清泄相火;肾阳虚者,在温肾壮阳的基础上,必须佐以填精益髓之品,以资其生化之源。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