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天
一位中年大叔坐着轮椅
被亲人匆匆推着进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
他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
一位50来岁的大叔,被轮椅推来医院,这三天来他突然不能自己行走、不能自己拿筷子吃饭了,好像已经“瘫痪”了,什么疾病导致如此严重的功能障碍呢?
我们给他做了仔细的查体,完善了颈椎的核磁共振,发现他的颈脊髓同时受到来自前方和后方的严重压迫,我们给他诊断了“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为12-30%,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不同,因为是脊髓受到压迫,可造成四肢瘫痪,故而致残率高。
该类患者多数先出现下肢的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尤其上下楼梯时感觉下肢发软或者不稳,好像踏不准台阶。慢慢需要借助上肢扶着栏杆才能登上台阶。
严重者步态不稳,更不能跑。双脚跟踩在棉花垛上的感觉。接着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一旦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目前的治疗共识是尽早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以挽救其功能,至于手术方式,可以通过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以及一期或分期的前-后联合手术。
术前讨论
对于该例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我们想是否可以通过一种更小创伤、更安全、更可靠又能获得更好疗效的办法呢?在脊柱外科的晨会上,我们进行了认真严谨的术前讨论…
有一部分医生认为他应该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将椎管扩大,间接减压,安全可靠…
另一部分医生认为他应该做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从前方将颈3/4、颈4/5、颈5/6三个节段的椎间盘和增生骨赘切除,直接解除脊髓的压迫,并且将四个椎体融合固定…
最后,我们认为单纯前路或者单纯后路手术患者病情都能获得改善,但是对于如此重度的脊髓型颈椎病,可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间接减压,增加脊髓的空间,再改前路行最严重节段(颈4/5)的椎间盘和骨赘切除,这样既改善了颈椎管的狭窄,又解除了脊髓的直接压迫,同时避免了前路三个阶段的融合。
手 术
我们先为病人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通过该术式扩大狭窄的颈椎管,改善脊髓的血运,间接解除了脊髓压迫,手术仅历时1.5小时,出血仅100ml,然后患者翻身改成卧位,经颈前路小切口对压迫最严重的颈4/5节段做了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直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手术仅1小时,出血少于20ml。
术后1周便可以有效的进行专业康复训练。
这场手术,一共不到3个小时,出血极少,最大程度的恢复了患者的脊髓功能,显著减少了康复时间,缩短了治疗周期,疗效非常满意。
(术后CT)
(术后核磁)
术后的CT和MRI都显示椎管的前后径较前明显扩大,脊髓的压迫明显改善,同时术前颈4/5节段的椎间盘脱出也得到了解除。
这位大叔手术后恢复得相当好
经过一段时间专业的康复锻炼
四肢功能恢复良好
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术后三个月
他就恢复原来的生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