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孩子总眨眼、清嗓子、耸肩?别只想到吃药!这种“行为魔法”让娃和抽动“和平分手”!

戴梦颖医生 发布于2025-05-20 16:30 阅读量347

本文由戴梦颖原创

孩子的小动作,是不是让你操碎了心?❤️


频繁眨眼、挤眉弄眼、清嗓子、耸肩膀,甚至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这些“小动作”,在医学上可能被称为“抽动”(Tics)。当这些抽动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社交、日常生活,甚至带来身体不适或心理困扰时,就可能诊断为“抽动障碍”,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 TS)。


面对孩子这些不由自主的动作和声音,家长们常常心急如焚。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是不是该吃药了?” 诚然,药物治疗是控制抽动症状的一种方式,但很多家长也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者希望找到更根本、更安全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种国际上高度推荐的、不需要依赖药物的治疗方法,它就像一种“行为魔法”,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抽动,甚至让抽动症状显著减轻!这种方法就是——抽动综合行为干预(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Tics, CBIT),以及它的核心技术——习惯逆转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



听起来很高大上?别担心,我们用大白话讲给你听!


想象一下,抽动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坏习惯”,虽然孩子自己也不想,但它总是不合时宜地冒出来。而HRT和CBIT,就是教给孩子一套“武功秘籍”,让他们学会如何与这个“坏习惯”过招,并逐渐掌握主动权。


1. 核心招式:习惯逆转训练 (HRT)


HRT是CBIT的“独门绝技”,也是目前研究最充分、效果最受认可的抽动行为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包含几个步骤:



2. 全面升级:抽动综合行为干预 (CBIT)


CBIT就像是HRT的“豪华升级版”。它不仅包含了HRT的所有核心技术,还加入了更多“法宝”:


为什么推荐CBIT/HRT?优势太明显!


家长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1. 这不是“速成班”:CBIT/HRT需要孩子、家长和专业治疗师的共同努力和坚持。通常需要数周到数月的系统训练和练习。

  2. 需要专业的“引路人”:CBIT/HRT需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师(如心理治疗师、行为治疗师等)来指导。家长不要自行尝试,以免不得要领。

  3. 耐心和鼓励是最好的“催化剂”:在治疗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困难和反复,家长的耐心、理解和持续的鼓励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如果您的孩子正被抽动困扰,请不要灰心或过度焦虑。除了药物,我们还有CBIT/HRT这样科学、有效且安全的“行为魔法”。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减轻抽动症状,更能赋予他们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建议您主动咨询专业的儿童精神科、神经科医生或心理行为治疗师,了解孩子是否适合进行CBIT/HRT治疗。给孩子一个机会,用科学的方法,与抽动“和平分手”,迎接更轻松、更自信的成长!


✨ 认识我们的专家团队 ✨

在您为孩子寻求帮助的路上,专业的指导至关重要。我们团队的核心专家——戴梦颖 主治医师,将用她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您的孩子提供科学、系统的评估与干预。

戴梦颖 主治医师

戴医师的专业特长:

戴梦颖医师熟练掌握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发育障碍、言语障碍、交流障碍、脑性瘫痪等多种儿童发育及行为问题的诊断、评估及康复治疗。

她尤其擅长运用ABA(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家庭干预指导,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支持孩子。同时,戴医师也精于通过个性化的游戏方案制定,来改善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如果您对孩子的抽动问题或其他发育行为问题有任何疑问,或者希望了解CBIT/HRT等行为干预方法如何帮助您的孩子,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咨询。我们致力于用专业与爱心,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