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欢迎回到“星”宝成长解密的“方法篇”。在上一部分(方法篇 1/2)中,我们共同探讨了ASD的主流综合干预模式以及父母在其中的核心力量。在本篇(方法篇 2/2)中,我们将聚焦于更为具体的专项技能干预,包括如何攻克沟通、社交、行为等方面的难题,并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干预侧重点,为“星”宝的成长之路提供全程护航。

三、 专项出击——攻克沟通、社交与行为难题
除了综合性的干预模式,针对ASD儿童特定的核心缺陷和常见问题,也有许多专项的干预策略:
(一) 沟通干预 —— 打开交流之窗
沟通、言语和语言干预旨在改善社会沟通和功能性沟通技能方面的核心缺陷,这对改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
- 目标:因儿童功能水平而异,但都包括逐渐增加表达性、接受性和语用性语言(即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 原则:在不同情境下适用且能整合到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干预最能使ASD儿童受益。
- 方法:许多治疗师采用“完全沟通 (Total Communication)”的方法,可能包含:
- 传统的言语和语言干预。
- 基于行为的策略来鼓励语言表达。
- 辅助与替代沟通策略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对于无法言语或语言技能严重受损的个体,AAC有助于促进沟通,减少因沟通障碍带来的挫败感。
-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通过教授ASD儿童使用图片(如食物、玩具的图片)与人交换来进行沟通,有助于改善沟通的启动。关于PECS效果的系统评价通常发现其有益。
- 案例场景:小明是个无口语的ASD孩子,他想喝果汁但不会说。通过PECS训练,他学会了拿起桌上的“果汁”图片,递给妈妈,妈妈理解后给他果汁。这个过程让他体验到了主动沟通的成功。
- 其他AAC形式:手势、手语、电子沟通系统(如平板电脑上的沟通APP,可以整合照片、图片、场景、视频和语音输出)。
- 视觉支持:例如直观的日程表、选择板(让孩子通过指图片来做选择)。
- 证据与提示:
- 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某种特定方法能绝对改善ASD儿童的沟通技能。美国国家标准系统评价将“语言训练”归为言语产生的“明确干预”,而将一些侧重沟通的干预(如PECS)归为“新兴干预”。
- 家长不必担心使用AAC会抑制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证据表明,如果ASD儿童对符号沟通已有了解,则可能更能刺激其言语学习。
(二) 社会技能教学 —— 搭建友谊桥梁
社会功能缺陷是ASD的核心缺陷之一,社会技能教学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方法与证据:
- 2012年一项纳入5项随机试验(196例参与者)的meta分析发现,一些证据显示社会技能教学组的整体社会能力和友谊质量在短期内有所改善(长期结局未报道)。
- 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的国家标准报告确定了几种有益的针对社会技能的治疗,包括:
- 共同注意干预:例如教孩子学习用手指点、向他人展示物品等。
- 模仿训练:包括真实生活中的模仿和基于视频的模仿。
- 同龄人成套训练:包括同伴网络、同伴主动发起的训练、同伴介导的社会干预等,让典型发展的同伴参与进来,作为榜样或互动伙伴。
- 以故事为基础的成套干预:例如社交故事 (Social Stories™) 方法,通过为孩子量身定制的简短故事来描述特定的社交情境、他人的想法感受以及期望的行为,帮助他们理解社交规则。
- 案例场景:小华在和小朋友玩时总喜欢抢玩具。老师为他编写了一个社交故事,描述了轮流玩玩具的好处和步骤。通过反复阅读和角色扮演,小华逐渐学会了等待和分享。
- 社会技能成套训练:例如针对社交和语用技能的系统化小组训练。
- 影响因素:同时存在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如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会影响社会技能干预的结局。
(三) 针对特定行为问题的干预 —— 化解行为困扰
行为干预可用于针对特定的行为问题,例如睡眠紊乱、难以与同龄儿童开始社会接触、自我伤害等。
- 前提:在启动干预前,应评估该行为问题是否可能与特定技能缺陷(如无法表达需求)或感觉问题(如对某种刺激过度敏感)有关。**功能行为分析(FBA)**是理解行为背后原因的关键步骤。
- 方法与证据:
- 一篇系统评价纳入251项定向行为干预研究,发现重点行为干预使多个干预目标(如异常行为、语言技能、日常生活技能、社会技能等)一致获益。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认为定向行为干预是“明确的”治疗。
- 2014年一篇系统评价发现,几项研究显示,以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为基础的干预能有效减轻IQ≥70的ASD个体(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状,CBT也被列为“明确干预”。
- AHRQ系统评价还发现,父母训练可有效改善一般行为结局,以及在药物干预(如利培酮)基础上加用父母训练可有效治疗存在难治性行为的儿童(但这些研究样本量小、依赖于父母报告且所用干预模式不同)。
(四) 技能训练 —— 提升生活本领
- 传统的技能训练 / 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 OT):ASD儿童常表现出适应功能(如穿衣、吃饭、个人卫生)和精细运动技能(如写字、使用剪刀)的缺陷,OT常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 年幼儿童:OT通常侧重于增强感觉加工、感觉运动表现、社会行为表现、自理能力以及参与玩耍。
- 年龄较大儿童:OT重点可能包括社会和行为表现、过渡到工作以及在社会中独立生活所需的技能。
- 感觉统合治疗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SI):
- 理论与实践:该理论认为多种感官体验(如前庭觉、本体感觉、触觉等)有助于指导发育发展,感觉统合异常可能引起发育和行为异常。治疗通过使用特定设备和技术引入强化型感觉输入,通常由作业治疗师开展。ASD儿童常因其许多行为与感觉系统缺陷(反应过度或不足)有关而接受SI治疗。
- 效果与争议:SI治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存在争议。2017年一篇系统评价纳入多项小型随机试验,发现SI治疗改善了感觉相关指标和运动技能指标,但证据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以及在设盲、诊断标准、治疗和结局指标方面不一致)。
- 临床应用:文献指出,SI治疗对ASD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可将其中的一些活动或原则纳入综合方案中,以使儿童平静、强化目标行为或帮助活动之间转换。是否继续使用应基于个体的治疗反应。许多用于SI治疗的干预也用于传统技能训练,且无不良反应。

四、 不同年龄,不同侧重——为孩子的成长阶段量身定制
ASD的干预是一个贯穿生命周期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 年幼儿童 (尤其是2岁以下,“小小星”)
随着对孤独症认识的加深和诊断年龄的提早,对年幼儿童的干预至关重要。
- 核心:尽管针对2岁以下儿童的ASD特异性干预在研究之外还未广泛应用,但证据表明,整合性的发展行为模式(如ESDM)对较年幼的ASD儿童有效。 在社区环境中,强烈推荐ASD年幼儿童接受包括言语和语言干预在内的早期干预服务。
- 干预应侧重于:
- 自然学习环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促进学习。
- 儿童主动性与感觉运动的探索:让儿童发起游戏并探索。
- 非言语有意沟通行为的发展:帮助进行非言语的有意沟通,例如用手指点来表达请求。
- 与社交伙伴互动玩耍。
-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 创造能让年幼儿童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环境。
(二) 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少年 (“大龄星”)
对于存在ASD的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少年,虽然评估综合教育方案的公开研究较少,但有经验支持采用特定策略(尤其是基于ABA或一般行为原理的策略)来增加并维持良好行为、减少适应不良行为、教授新技能以及将行为泛化到新的环境/场景。
- 核心:教育干预措施仍应包括上篇提到的“成功方案的核心属性”。
- 干预应侧重于:
- 获得独立所需的社会能力。
- 情绪与行为管理。
- 教育成功。
- 功能性适应技能(如生活自理、社区生活技能)。
- 职业技能。
- 过渡计划 (Transition Planning):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献建议,到16岁时,ASD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IEP)应包括从儿童为导向活动过渡到成人为导向活动(如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就业、独立/支持性居住、社区参与)的计划,但应在青春期早期就开始拟定过渡计划。全面的过渡计划需要学生、父母、教师、多学科专业人员及社区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 案例思考:15岁的小刚即将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他的父母和老师很早就开始为他规划未来。通过评估他的兴趣(喜欢整理和分类)和能力,过渡计划将他引导向在图书馆或仓库从事整理工作的职业培训,并同步进行社区生活技能(如乘坐公交、购物)的训练。

结语与展望 (全系列总结)
亲爱的家长们,陪伴“星星的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成长,是一段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无限可能的旅程。通过这两篇“方法与实践”的详细解读,我们了解了主流的干预模式、父母的核心力量、专项技能的突破方法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干预重点。
请记住,没有一蹴而就的“神丹妙药”,只有基于科学证据、高度个体化、需要长期坚持和家庭深度参与的系统干预。您是孩子康复团队中最核心、最坚定的力量。积极学习,与专业人士(如医生、行为分析师、言语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紧密合作,细心观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根据孩子的需求灵活调整策略。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的努力都意义非凡。愿我们的分享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也愿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能在爱与科学的指引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