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是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促进,健康教育先行”。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在婴儿出生后进行母乳喂养,经证实,母乳喂养对于产妇和婴儿的益处可持续一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增加母乳喂养的时间和规模,每年大约可避免82.3万例儿童死亡。
母乳分泌是按照规律变化进行的,与催奶汤无关。在产后2-5天内,当宝宝开始吸吮乳头,乳汁的分泌速度就会很快增加,形成乳汁分泌的反射,也就是所谓的“下奶”。宝宝吸吮的刺激,就可以让母乳越吸越多,而不是因为喝了催奶汤让妈妈们的奶量增加,只是刚好到了分泌相应乳汁量的时间点而已。
此外,催奶汤并不能让母乳更有营养,催奶汤之所以呈白色,是由于脂肪和蛋白质发生了乳化,呈现乳白色。汤里不仅含有大量的脂肪、胆固醇,营养成分也大约只有肉的1/10,并没有什么神乎其神的营养价值。浓汤里的盐分、嘌呤(在体内变成尿酸,尿酸过高会引起痛风)、脂肪含量也非常高。喝多了催奶汤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加重高血压、高尿酸、肥胖等风险。不管妈妈们如何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母乳中的营养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反而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母乳中的抗体在整个母乳喂养过程中都是很丰富的。事实上,母乳中的免疫因子的浓度在第二年,和给断奶的过程中,因为奶量下降,都会变得更高(更浓缩了)。比如,一岁后的母乳包含了更高浓度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A,这些成分和孩子的免疫力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2年或更长的时间。
误区四 接力奶“有毒”,再孕后不能继续母乳
生育后纯母乳喂养可以抑制月经的恢复,通常在分娩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避孕的有效性可达98%,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怀孕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怀孕后由于激素的变化,会出现乳汁味道及泌乳量的改变,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或流产。
1.孕妈的身体状况
孕期哺乳是可行的,但却因人而异,想要孕期哺乳,最重要的是考虑妈妈身体能否承受。如持续出现出血、强烈的子宫收缩,就该考虑减少喂奶或是断奶。
2.对腹中的胎儿是否有影响
孕妈的身体状况良好的话,继续哺乳对胎儿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胎盘的营养需求等级会高于母乳需求,通俗的说就是胎盘更会抢母体的营养。所以孕期哺乳要保持饮食均衡,为两个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
3.老大的意愿
要先分析清楚老大对吃奶的态度,如果已经以辅食为主,不依赖母乳,或许是给老大离乳的好时机,但是如果孩子对于断奶很抗拒,最好就是坚持接力喂养。
接力奶的好处:
与老大保持亲密接触
妈妈如果一怀孕就要给老大断奶,会让老大很受伤,坚持接力奶,老大就可以一直跟妈妈很亲密地接触。
老大=“吸奶器”
在妈妈乳房胀痛而小宝宝胃口又小的时候,老大可是个非常好的吸奶器,涨奶问题完全不用担心了。
老大和老二感情更亲密
同时哺乳两宝也被成为"手足哺乳"。有研究发现,有手足哺乳的孩子之间比没有手足哺乳的兄弟姐妹更亲密。
误区五 哺乳期不能运动
运动后血液中含有乳酸,乳酸分子较小,会穿过母乳屏障进入母乳,影响母乳的口感,但是对宝宝没有影响。但一般运动后30分钟再哺乳,母乳中的乳酸水平就能回到运动之前。
为了减少胸部下垂的风险,最好在运动前哺乳,排空乳房,穿着合适并有一定支撑力的运动内衣,避免胸部组织受到过度拉伸影响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