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宝宝痒不停,治疗湿疹你还在谈激素色变吗?
贾薇医生
发布于2018-05-16 16:04
阅读量6729
本文转载自医信妇儿频道
原创 医信妇儿频道 2018-05-13
作者 李媛
变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炎症,容易反复发作,非常令人头疼。变应性皮炎经常也被称为湿疹,但是这个名称并不准确,因为湿疹除了变应性皮炎,还包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刺激性皮炎。然而变应性皮炎也不能小看,反复变应性皮炎的患儿经常会出现更麻烦的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窦炎和哮喘。
变应性皮炎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发病率高达12.5%。60%的患儿在出生后1年内起病,90%的患儿5年内起病。遗传易感性和环境作用都与变应性皮炎有关。父母一方有变应性皮炎病史的儿童发病率增加2~3倍,而父母双方都患有变应性皮炎的儿童发病率增加3~5倍。
变应性皮炎的特征表现为干燥、瘙痒和湿疹,皮肤敏感、易激惹和瘙痒。对于儿童来说,最麻烦的症状就是瘙痒了。很多家长和患儿会担心皮疹色素沉着的问题,但是自然消退的皮疹不会留下长期瘢痕。
婴儿、儿童和成年期起病的皮肤病变分布不同。婴儿湿疹最常见于皮肤、面颊和额头。病变逐渐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伸侧。有趣的是,尿布覆盖的区域反而很少出现变应性皮炎,因为尿布可以起到防护和保湿作用。儿童期变应性皮炎最常见于屈侧,例如肘窝和腘窝,以及口周、手腕、脚踝和颈部。青春期起病的皮疹见于面部(口周和眼周)、足背、手和背部。
皮炎不仅症状恼人,可能还有更大的麻烦
有很多研究发现变应性皮炎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相关,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窦炎和食物过敏。变应性皮炎引起的瘙痒会降低睡眠质量,无形中导致神经认知功能受损,影响学习。变应性皮炎与神经行为异常也存在相关性,比如变应性皮炎患者出现注意缺陷/多动异常、精神异常(焦虑、抑郁等)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这些并发症的发现说明对于变应性皮炎的患者,除了皮肤病变,还需要关注其他共病情况。
另外,变应性皮炎患者有很大概率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很大程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有关。变应性皮炎出现播散性病毒感染的风险也高于一般儿童。
做好基础皮肤清洁和保湿,变应性皮炎就好了大半。
出乎意料的是,治疗变应性皮炎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护肤,包括清洁和保湿。变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破坏,皮肤干燥、水平衡失调。清洁皮肤可以补充水分、去除刺激物、细菌和皮屑。使用温和皂基或非皂基的清洁剂可以减少刺激。
建议使用温水清洁皮肤,然后使用保湿剂或有效的药物。每天2次使用足够的润肤剂可以保湿、缓解症状。润肤剂的选择可以自行选择。润肤剂根据成分和含水量不同,可以分为软膏、乳霜、润肤油、凝胶和保湿水。
有研究发现含有生理浓度的脂质和神经酰胺的润肤剂有抗炎作用,而且保湿效果更好,当然这样的配方也更贵。某些特殊润肤油有独特的调节微生物菌群的效果,在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减轻变应性皮炎严重度方面,椰子油的效果优于橄榄油。
外用激素专治不服,科学面对不良反应不可怕
外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是变应性皮炎急性发作的一线治疗。根据抗炎作用强弱,外用激素可以分为7类。对于婴幼儿,低效激素(例如1%~2.5%氢化可的松)和中效激素(例如0.1%曲安奈德)是轻中度变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面部和表面抓伤的皮肤应该使用低效激素。
一般激素使用几天到几周。官方指南认为急性皮炎发作缓解后应该继续使用3天,每天2次。但是有研究发现每天一次即可起效。
外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很少见,一般也仅为皮肤反应,但是大多数家长见到激素二字就非常担心,殊不知很多难治的变应性皮炎都是家长自行减量或者停药导致的。 实际上,根据临床研究和经验,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症、痤疮、多毛。系统性不良反应就更加少见了,而且一般都是长期、大面积使用高效激素后出现的,包括下丘脑-垂体轴抑制、高血糖、高血压等。
由于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率极低,医生甚至不需要进行常规检查监测不良反应的相关指标。总而言之,外用激素不可怕,完全按处方可以放心使用,别被“激素恐惧症”耽误了治疗。
如果其他外用药无效或不可用时,还有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0.1%吡美莫司和0.03%他克莫司,由FDA批准可以分别用于2岁和15岁以上非免疫抑制状态儿童,作为中重度变应性皮炎的短期二线治疗。
用完激素有好转,护肤习惯一定要保持
由于变应性皮炎非常容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治疗好转之后,还需要注意维持。一般轻症患者保持基础护肤即可,包括适当的清洁、保湿、避免刺激。其中保湿是维持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刺激皮肤的物质可能包括化学物质、粗糙的衣物、羊毛脂、香皂/表面活性剂、香料、酸性食物、香烟、极端温度等。避免接触刺激物和已知的过敏原可以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减少复发。
其他的环境控制也有益于预防和减少复发。孩子内衣以纯棉、宽松为宜;应避免剧烈搔抓和摩擦;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应勤换衣物和床单、不养宠物、不铺地毯、不养花草等;避免辛辣食物,避免食入致敏食物,观察进食蛋白性食物后有无皮炎和瘙痒加重。
资料来源\nWaldman A R, Ahluwalia J, Udkoff J, et al. Atopic Dermatitis[J]. Pediatrics in Review, 2018:18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