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种植技术不断的发展与普及,很多活动假牙佩戴者也想要换上一口种植牙。但由于缺牙多年,加上长期磨损牙龈,往往伴随一定的牙槽骨萎缩症状,大大增加了种植牙的难度。
那么
牙槽骨条件差到底能不能种牙?
如果很想种牙
又该怎么改善牙槽骨萎缩的情况?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的特殊的一种,它没有骨髓,基本靠从围绕它的牙龈组织来摄取营养。当牙周环境不健康、牙龈老化,供养能力随之降低,牙槽骨逐渐萎缩变短,牙齿开始松动,慢慢地就会脱落,让我们彻底失去咀嚼功能。
牙槽骨萎缩也叫牙槽骨吸收,是指正常的牙槽骨高度或者宽度减少,其中也包括高度下降或者宽度变薄。当牙根固定在牙槽骨内,而牙槽骨的高度剩下2/3的时候被称为轻度吸收;牙槽骨高度剩下1/2就被称为中度吸收;超过2/3下降,就说明是已经进入重度牙槽骨吸收状态。
由于牙齿的根部并不是直接长在牙槽骨上的,它们之间会存在一层比较厚的牙龈组织,而这层组织被称为牙周,这层牙周组织会将牙槽骨以及外面的牙龈紧紧包裹;但由于牙槽骨没有骨髓,所以它需要依赖包裹它的牙龈组织来进行供氧,当牙龈自身出现问题,如牙龈老化、牙龈发炎、牙龈萎缩等会让牙槽骨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其实牙齿和大树一样,树根牢固、扎根的土壤肥沃才能枝繁叶茂。牙齿缺失后,相当于树不在了,牙槽骨就像水土流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一般来讲,出现牙槽骨吸收大多数是因为牙龈发生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查明原因,查看是因为牙龈萎缩或者是牙周炎导致的,如果是牙周炎导致就需要采取措施,如:洁牙、刮治来控制炎症。
在控制好炎症后,就要采取措施来防止牙槽骨继续吸收,在日常要做好口腔卫生并且要定期做检查,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让口腔中不会存在过多的细菌。
骨增量手术相当于培土的过程,通常取人体自身的牙槽骨与人工骨粉一起,在骨缺损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不变的封闭空间,让生物因子激发骨组织自我修复,引导人体的成骨细胞在此空间内形成新的自体骨。
可以!
通过骨增量手术种的牙与在自体牙槽骨种的牙,没有本质区别,因此种植后的牢固程度也是一样的。当种植牙扎根后,相比较传统假牙,种植牙能对牙槽骨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它能做到天然牙的生理传递效果,对牙槽骨产生有益刺激,延缓牙槽骨萎缩,就像树扎根越深,土壤水土保持就越稳定。
缺牙或拔牙后的3个月,是牙槽骨“流失”速度较快的时期,一般建议缺牙或拔牙6个月内要尽快种牙,某些位置的缺牙甚至需要即刻种植,防止牙槽骨继续萎缩。只要牙齿保养得当,在骨增量手术基础上做的种植牙,修复后的咀嚼力也基本接近真牙,是可能终生使用的。
专业指导:口腔科种植主任高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