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拔牙,术前、术中、术后都应该注意什么?

钟艳医生 发布于2023-11-01 08:51 阅读量358

本文转载自深圳博爱曙光医院

关爱老人 健康口腔

拔牙前后要注意什么?

很多上了年纪牙缺失的老人

因为害怕补牙疼

一直没有把缺的牙补上

或者

宁愿拔牙也不愿意修补

殊不知

补牙远没有拔牙“可怕”

特别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

牙到底要不要拔

这里面可有学问了呢



拔牙看似手术不大,实则事关全身,尤其对于老年人,拔牙更要慎重。因为,老年患者拔牙有两大风险:升高血压和影响心率。


老人拔牙需要注意什么?
术前


关爱口腔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史,由心内科医生对心脏功能做出评估,口腔专科医生根据牙齿情况,结合心脏功能评估确定其目前是否适宜拔牙。尽量选择在上午进行拔牙,而且要确保早餐质量,不宜空腹也不要吃太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拔牙时出现恶心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平稳再拔牙,若心脏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推迟拔牙时间:


  • 3~6个月发生过心梗;

  • 近期有心绞痛的状况;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未控制的心律不齐。

术中




拔牙前应再次测量血压和心率,手术方可进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可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密切关注血压、心率变化。


拔牙时,家人应陪伴在老人左右,可尝试用握住老人手的方法,安抚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必要时可给老人服用适当的镇静药物,减轻血压异常波动的情况,拔牙过程中若出现身体不适,请立即告知医生。

术后


拔牙后,要留意出血情况,尤其是长期口服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要与相关医生沟通后,视病情决定能否停药,且拔牙后要观察一段时间,无出血后方能离开。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刷牙以及吮吸新伤口,因为血凝块可起到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当麻醉药性消失后,拔牙创口略有疼痛,一般无需服药,若有发热、剧烈疼痛、肿胀或大量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拔牙后1-2天内,唾液可能略微带有血丝,属于正常情况,老人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出血越来越多,甚至有大块血块,需要及时就医。



拔牙后1个月左右,再去口腔科进行检查,主要是看看牙槽骨、牙周的情况是否健康,如条件允许,尽快进行补牙修复,以免牙齿缺失过久引起邻牙出现问题。

温馨提示

对于临床超过70岁的老人、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拔牙禁忌证的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拔牙前至少要进行测心电图,了解心率、心肌供血情况及有无心律失常等。高龄老人(80岁以上)对拔牙的耐受力更差,出现危险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权衡利弊,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


荐阅读

01
看了这么多明星的面部状态:双眼皮居然还有这用处?!
02
乐享角色扮演,探索口腔奥秘:博爱曙光小牙医职业体验日
03
近视眼镜种类这么多,哪种更适合你家孩子?
04
赋能提升全面质量管理 | 我院召开缺陷管理委员会成立暨启动大会
05
“大姨妈”黑化了!是排毒吗?还是“堵”了吗??




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中或有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