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萌娃的宝爸宝妈们,是不是一到换季就开始担心孩子被呼吸道病毒“盯上”?像感冒、流感这些小麻烦,在幼儿园、学校这种小朋友扎堆的地方,传播速度简直像坐了火箭!别慌,下面这份超实用的防护指南,手把手教你全方位守护孩子健康。
一、口罩:宝宝的“隐形护盾”
佩戴年龄有讲究
6岁以上的小朋友,自理能力变强,可以自己戴口罩,但要留意他们戴着是否舒适。3 - 6岁的宝贝,好奇心重,必须在家长全程陪同下戴口罩,防止他们随意触摸口罩或脸部,破坏防护效果。而3岁以下的小萌宝,他们的呼吸功能还不完善,戴口罩容易影响呼吸,甚至有窒息风险,戴口罩需要严密监管。
佩戴时机需记牢
病毒流行期间,在医院、商场、公交车等人员密集、通风欠佳的场所,务必给孩子戴上口罩。要是家中有人感冒,患者和孩子都要戴,避免交叉感染。但在室外空旷、人少且通风良好的环境,就可以让孩子摘下口罩,尽情玩耍,不然戴着口罩,既影响呼吸又玩不尽兴。
口罩挑选有门道
普通小朋友,准备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就行。要是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力较低等高风险情况,最好先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选择N95口罩。
注意事项要遵守
一定要选儿童专用尺寸的口罩,贴合面部才能有效防护。口罩脏污、破损,或者医用口罩连续佩戴超4小时,就得及时更换。别给孩子同时戴多个口罩,也别选带呼吸阀的,这些都无法达到最佳防护效果。要是孩子实在抗拒口罩,不妨试试能覆盖面部及下颌的面罩,但要配合其他防护措施一起使用。
二、洗手:给小手来场“清洁派对”
正确洗手步骤
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打湿小手,挤上肥皂或洗手液。接着掌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都要搓到,每个部位至少揉搓20秒,时长大概是唱两遍《生日快乐歌》。最后用清水冲净泡泡,再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
洗手时机需注意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设施后,一定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手上容易沾染病菌,也要马上洗手。如果接触了感染者或可疑污染物品,更要立刻洗手,把病毒拒之门外。
特别提醒
6岁以下儿童,优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含酒精的速干手消虽然方便,但小朋友可能误食或皮肤受刺激。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三、居家清洁:给家来个“大扫除”
清洁为主,消毒为辅
日常用清水擦拭桌椅、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地方,擦拭顺序遵循从干净区域到脏污区域、从高处到低处的原则。
消毒方法
病毒流行期或家中有感染者时,可用70% - 90%的酒精擦拭手机、钥匙等小件物品;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0.1%次氯酸钠)拖地或擦拭家具表面,但要注意通风,避免儿童接触。平时清洗衣物、床单,普通洗涤剂就能清除99%的病毒。
避免过度消毒
不要用紫外线灯或化学喷雾大面积消毒,这些可能会刺激儿童呼吸道,危害健康。
四、防护小妙招:全面守护孩子健康
保持社交距离
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尽量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相当于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咳嗽礼仪
教会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用完的纸巾及时扔掉并洗手,不能随手乱扔。
增强免疫力
保证孩子饮食均衡,肉、蛋、蔬菜、水果都要吃;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多带孩子去户外跑跳运动,增强体质。还要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比如流感疫苗,给孩子的健康加层“保护罩”。
五、特殊情况应对:轻松化解健康危机
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
孩子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3岁以上的要马上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要是发烧、咳嗽加重,必须立刻带孩子就医。
免疫低下儿童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建议让医生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更好地保障孩子健康。
宝爸宝妈们,防护措施要根据孩子年龄和健康状况灵活调整。咱们自己也要做好榜样,耐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相信只要科学防护,孩子们都能远离病毒,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38(06): 41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