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矿工肘,学生肘)

刘义山医生 发布于2023-11-16 18:52 阅读量437

本文由刘义山原创

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内上髁炎是前臂肌肉在肱骨内上髁附着点上的慢性肌腱炎。

最常累及的肌肉是旋前圆肌和桡侧屈腕肌,其他肌肉包括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当这些肌肉被过度及反复地使用,会导致其在内上髁附着点的反复应力和微小创伤,当这些微小创伤超过了其修复愈合速度,就会导致肱骨内上髁炎,病理表现为退行性肌腱病变,并不出现炎症过程。

肱骨内上髁炎比外上髁炎(网球肘)少见得多,占两者总数的10%左右,国外文献报告其发病率约0.4%

女性患者较男性多,肱骨内上髁炎更多累及40-50岁的中年人:主要发生在优势侧上肢。

频繁、反复用力抓握、前臂旋前和屈腕容易导致肱骨内上髁炎。旋前-屈曲肌群在内上髁附着点的反复作用力和微小创伤:

旋前圆肌-前臂旋前(上臂贴住胸壁,将手掌向下翻的动作);桡侧屈腕肌和尺侧屈腕肌-屈腕屈指肌-主要作用是屈曲手指。频繁反复用力抓握,前臂旋前和屈腕,容易导致肱骨内上髁炎。

频繁、反复用力抓握、前臂旋前和屈腕,容易导致肱骨内上髁炎,需要频繁反复进行这些动作的人群包括:

1运动员,涉及的运动有高尔夫球,投掷运动,攀岩,射箭,举重等。

2一些职业,如木工,屠夫等。

3强烈的肘外翻会进一步诱发肱骨内上髁炎的发生。

4如高尔夫球的挥杆,棒球的投掷动作,木工锯木头,屠夫砍肉。

5长期伏案工作人群的颈椎病患者和肱三头肌损伤患者。

典型症状

患者典型主诉是肘关节内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前臂和手腕。症状变化情况如下:

1用力反复抓握、投掷、屈腕和前臂旋前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晨起疼痛明显。

3外翻旋转应力损伤会让疼痛变得更严重。

4典型体征是肘关节内侧压痛和抗阻力旋前和屈腕时,诱发疼痛。压痛点最明显是在内上髁远端5~10mm。可能会有肘关节肿胀,抓握力量下降。

伴随症状

1.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在时关节附近的慢性损伤,早期表现为手部感觉异常,前譬尺侧疼痛,叩击尺神经走行路线产生过电感或痛觉过敏。

2.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表现为肘关节不稳定,受到外翻应力时,内侧疼痛。病程长且未接受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肘关节屈曲挛缩。

治疗:

1.屈肌总腱

2.肱骨内上髁骨减压

3.肱三头肌内侧头

4.C56关节囊,斜角肌

我是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负责人刘医生。                                                        坐诊地点:暂六号楼1楼。                                                                                            坐诊时间:暂周二、三、五、六及日(周一、四休)。                                                  疼痛科诊疗范围:                                                                                                          1.头面部: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

2.颈椎病:颈肩部不适、上肢及手指疼痛、麻木。

3.肩及上肢疾病:肩周炎(五十肩)、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桡骨茎突腱鞘炎(妈妈手)、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肱骨内上髁炎(旷工肘,学生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及踝管综合征。

4.腰背痛:腰肌劳损、椎管狭窄。

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臀部疼痛及下肢疼痛、麻木。

6.关节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颞颌关节炎及踝关节痛。

7.跟痛症:跟骨骨刺、跟腱炎及跖筋膜炎等。

8.风湿性及类风湿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9.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周身触电痛、刺痛及无法形容疼痛。

疼痛科治疗,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基础,以“安全第一、疗效第二”为基本原则。

以保守治疗为主,以针刀微创治疗为特色,根据患者病情,主要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小针刀、圆利针、火针、拨针、钩针等)、鞘内注射、痛点注射、关节腔注射、神经阻滞、神经敏化、骨膜唤醒、神经唤醒及椎旁阻滞。

临床证明:能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及麻木,能使部分患者免于外科手术的创伤。

联系电话:0755-29809449(疼痛科门诊电话)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