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鸣
近十年来,我们着重对颈椎病变所造成的听力损害进行了研究,发现高达84.26%的耳鸣患者存在有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异常。从解剖学上来看,内耳动脉就是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分出后走向内耳的,因此,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异常必将引起內耳的供血障碍,会造成耳鸣、耳聋等听力损害,动物实验也证实,一旦将椎动脉结扎,动物的听觉功能就会丧失,说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和听觉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的临床实践证实,针刀疗法、针灸疗法对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异常具有明确的改善作用,经过治疗后耳鸣症状可有所改善甚至可以治愈。所以,我们能够提供帮助的耳鸣类型是由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异常所导致者。而对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并无异常的患者,我们目前还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如果去就诊,就要准备什么?
由于耳鸣是一种原因十分复杂的疾病,个人病情又不完全相同,所以预后也不一样。因此,一旦出现耳鸣,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前做些检查,有选择地前去医院就诊,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您需要在当地医院先进行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检查,这个检查项目叫做TCD。检查后,需要留意医生的报告中有无“椎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字样。
搏动性耳鸣患者怎么办?
大约有 5%的患者,其耳鸣表现为有节奏的鸣响,这种节奏和自身脉搏的节律一致,这种耳鸣叫做搏动性耳鸣,这种耳鸣的病因比较特殊,可能是颅内的血管异常所致(比如血管中出现了由于某种原因所导致的狭窄区域,当血液流经这个区域时就会出现流速增快从而产生杂音,这种杂音传导到耳朵里就会形成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不是针灸的适应证。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也曾尝试在针灸科治疗过搏动性耳鸣的患者,结果毫无疗效。经过同相关学科的专家会诊,确定是颅内静脉的局部狭窄,最后经过实施导管治疗而治愈,因此,搏动性耳鸣的患者可以向相关科室的专家求治。
治疗
上/下项线、
C2345小关节
斜角肌
胸锁乳突肌
耳前三针
乳突骨减压
我是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负责人刘医生。 坐诊地点:暂六号楼1楼。 坐诊时间:暂周二、三、五、六及日(周一、四休)。 疼痛科诊疗范围: 1.头面部: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
2.颈椎病:颈肩部不适、上肢及手指疼痛、麻木。
3.肩及上肢疾病:肩周炎(五十肩)、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桡骨茎突腱鞘炎(妈妈手)、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肱骨内上髁炎(旷工肘,学生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及踝管综合征。
4.腰背痛:腰肌劳损、椎管狭窄。
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臀部疼痛及下肢疼痛、麻木。
6.关节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颞颌关节炎及踝关节痛。
7.跟痛症:跟骨骨刺、跟腱炎及跖筋膜炎等。
8.风湿性及类风湿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9.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周身触电痛、刺痛及无法形容疼痛。
疼痛科治疗,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基础,以“安全第一、疗效第二”为基本原则。
以保守治疗为主,以针刀微创治疗为特色,根据患者病情,主要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小针刀、圆利针、火针、拨针、钩针等)、鞘内注射、痛点注射、关节腔注射、神经阻滞、神经敏化、骨膜唤醒、神经唤醒及椎旁阻滞。
临床证明:能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及麻木,能使部分患者免于外科手术的创伤。
联系电话:0755-29809449(疼痛科门诊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