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疱疹的几个问题
生殖器疱疹(Gentail Herpes,GH)是常见性病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呈明显增多趋势。GH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而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1、2型(HSV-I、HSV-2)。HSV-l 常由飞沫和唾液传播,主要引起肛周和口唇感染疱疹,少数可引起生殖器感染。而几乎所有的HSV-2 都为性接触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感染。
生殖器疱疹的传染源主要是生殖器HSV感染患者和带病毒者,包括有或无症状或不典型生殖器疱疹患者。Elizabeth Tronstein[1]研究认为无症状HSV-2感染者生殖道中病毒的排出量低于有症状感染者,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有症状者生殖器官的损伤或病变通常会伴有病毒的排出。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感染部分的黏膜表面和生殖道或口腔分泌物中。典型的生殖器疱疹患者临床表现为生殖器及肛周出现丘疹,进而进展到水泡或溃疡形成,在复发病例中往往可伴有局部淋巴结炎。但在不同患者中,症状出现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临床中,典型病例可通过其典型病变损情况来识别,但在非娄型病例中,应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避免单纯依靠临床诊断。
GN的反复发作,对患者及其伴侣的带来直接危害以及其母婴传播的危险性,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治疗和预防GH的反复发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于本病的具体治疗及临床诊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010曾制定了相关的指南 [2],也是目前临床中对该类疾病治疗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就结合指南及国内外文献中关于生殖器疱疹的诊疗相关问题一概述。
美国疾控中心指南认为,抗病毒治疗对大多数临床症状的患者有益,是处理生殖器疱疹的主要手段。在感染发作期有控制症状和体征作用,对复发性感染,通过抑制病毒有预防复发的作用。对生殖器疱疹有临床效益的抗病毒药物有3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其中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缬氨酸酯). 3种药物的口服吸收率增高,局部治疗临床收益小,多不建议使用。
全身抗病毒药物可用于临床上初发感染及复发感染,或用作常规抑制病毒的治疗,其能部分控制疱疹发作的症状和体征。但停药后对疾病复发的危险、频率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影晌,亦不能消除潜在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