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每年一次的体检已成为不少人的“常规项目”。但当报告中赫然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得了癌症?
别急,这并不等于癌症。今天就来聊聊——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GO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与胃肠道肿瘤相关。
CA19-9:与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等有关。
CA125:女性常用于卵巢癌筛查。
AFP(甲胎蛋白):用于肝癌筛查。
PSA(前列腺特异抗原):男性前列腺疾病相关。
GO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 不等于!
炎症或感染:肠炎、胰腺炎、盆腔炎等
良性疾病:肝硬化、胆结石、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
年龄、性别因素
检验误差:标本溶血、实验室差异
GO
如何判断“升高”是否异常?
关键看三点:
轻度升高(正常值1~2倍以内):常见于良性疾病或一过性变化。
中至重度升高(>2~3倍):需高度警惕,进一步检查很有必要。
多项标志物同时异常,更需引起注意。
第三点:是否有症状或家族史
如体重下降、乏力、消瘦、腹胀、出血等症状,或家族中有癌症病史者,更应重视。
GO
接下来怎么办?
建议在正规医院复查肿瘤标志物,以确认是否持续升高,并排除检验误差。
根据具体升高的指标,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
CEA、CA199升高,建议完善胃肠镜、腹部CT、彩超检查。
AFP升高,建议完善肝功能、肝胆超声和肝脏MRI检查。
CA125升高,建议完善妇科B超、盆腔MRI检查。
PSA升高,建议完善前列腺B超、穿刺活检(如需要)
建议根据标志物类别就诊相关科室,如胃肠外科、肿瘤科、妇科、泌尿外科等。
GO
一切检查正常,还需要担心吗?
不需要过度担心,但也不能完全放松。医生可能会建议:
定期随访监测(3~6个月复查)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饮食、控制体重
提高警觉:有症状及时就医,有家族史者注意定期筛查
GO
写在最后
肿瘤标志物是癌症筛查的“风向标”,但不是“诊断书”。一次升高并不等于患癌,也不能替代影像和病理检查。正确解读体检结果,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不要自行“百度吓自己”。
小贴士:体检报告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可将报告带到医院挂号咨询,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处理。
--------------------------------
医生介绍
张建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外科学博士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总医院访问学者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主诊医师,医疗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胃肠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理事
深圳市医学会代谢与减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胃肠间质瘤
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
减重代谢手术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门诊二楼胃肠外科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