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张建军医生 发布于2024-12-08 15:15 阅读量2966

本文由张建军原创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是指腹部的腹直肌(也叫做六块肌)之间的中线白线(linea alba)发生扩张或分离。通常,腹直肌分离在妊娠期间较为常见,但也可以发生在产后或由于其他因素如肥胖、剧烈运动、年龄增长等导致腹部压力增加时。



危 险 因 素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的发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1.怀孕

    • 多胎妊娠:怀双胞胎或更多时,腹部受到的拉伸更大,肌肉分离的风险更高。

    •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如果孕期体重增加过快,腹部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腹直肌分离。

    • 早产和大胎儿:较大的胎儿或早产的宝宝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间,增加腹部的拉伸。


2.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弹性和力量会减弱,腹部肌肉的恢复能力下降。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

3. 过度腹部用力

  • 过度腹部运动:一些不当的腹部运动(如仰卧起坐、举重)可能导致腹部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腹直肌分离或加重已有的分离。

  • 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训练:例如在做重力训练时,不正确的姿势和过度的腹部用力可能加剧腹部肌肉分离。

4. 肥胖和体重过重

     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腹部的负担,增加腹部的压力,导致腹直肌分离的风险。

5. 腹部手术史

      剖腹产或其他腹部手术,可能会导致腹直肌的拉伸、松弛或愈合不良,从而增加腹直肌分离的风险。


临 床 表 现


1. 腹部中线凸起或“肚脐凸起”

       腹直肌分离最典型的表现,尤其在用力时(如咳嗽、打喷嚏、起床、弯腰、拉伸或举重等)腹部中线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凸起或膨隆。这种凸起通常位于腹部中央,也叫做“肚脐凸起”,看起来像是腹直肌分离后,内脏或腹腔压力被推向中线区域。

2. 腹部不适或疼痛

  • 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不适、轻微的疼痛或压力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或者做一些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如弯腰、举重)。

  • 如果伴有腹部的肌肉疲劳,可能会有胀痛感。

3. 背部疼痛

  • 腹直肌分离有时会影响到核心肌群的稳定性,从而增加脊柱和腰部的负担。长期腹部支撑力不足可能会导致腰背部疼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

4. 尿失禁或盆底功能障碍

  • 腹直肌分离可能会导致盆底肌群的功能下降,从而引发尿失禁等问题。尤其是在孕期或产后,盆底肌肉可能已经受到影响,腹直肌分离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



诊    断

       腹直肌分离的诊断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和一些简单的测试进行。以下是常见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在仰卧或半坐起姿势下,用手指触摸腹部中线并评估腹直肌是否分离以及分离的宽度。常见的标准包括:
(1)轻度分离手指可以放入1-2指宽度。
(2)中度分离手指可以放入2-3指宽度。
(3)重度分离超过3指宽度,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腹部影像学检查

    (1)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肌肉分离的深度和宽度。


    (2)CT或MRI:在某些复杂的病例中,可能会建议使用CT或MRI来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腹部问题,如腹壁疝等。




治  疗

       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分离的严重程度、症状以及患者的个人需求。

  1. 保守治疗:

  2. (1)物理治疗

           核心肌群训练:通过专门的核心训练来加强腹部和腰部的肌肉群,尤其是腹横肌和腹直肌。常见的运动包括:


    骨盆倾斜:在仰卧位下膝盖弯曲,进行骨盆的前后倾斜,有助于加强腹肌。


    深呼吸练习: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帮助激活腹部深层肌肉。


    桥式运动:加强臀部和核心的稳定性。


    抬腿运动:用腿部运动带动腹部肌肉的收缩,逐渐增强腹肌力量。


    矫正姿势保持正确的站立、坐姿、睡姿等,减少腹部肌肉的压力。


    腹带支撑:使用专门的腹部支撑带(产后腹带)帮助减轻腹部压力,改善肌肉的恢复。


    (2)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剧烈的腹部压力,如重物提举、剧烈运动等。

    • 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对腹部的额外压力。

    • 均衡饮食,增强肌肉恢复能力。


    2.手术治疗:


          当物理疗法无法减少腹白线异常增宽且不适感严重时,可以考虑手术。一般建议在产后 6-12 个月考虑手术,因为在此期间腹直肌分离可能会自然消退 。手术选择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所有描述的技术中,都会进行直肌筋膜折叠术。在开放手术中,通常折叠的是前直肌筋膜,而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中,折叠的是后直肌筋膜。


    (1)开放手术 

            最广泛使用的开放手术是经典的腹部整形术,将耻骨上横向切口延伸至髂前嵴,以观察腹直肌和白线。可以使用或不使用网状加固进行褶皱。当同时存在疝气时,通常会使用网片。关于折叠技术,外科医生可能会使用单层或双层、间断或连续缝合,以及可吸收、缓慢吸收或永久缝合线,开放性手术治疗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通常较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研究表明,与术前相比,开放性腹直肌分离修复术改善了患者的腰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

  

     (2)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技术通常用于腹直肌分离和腹壁疝共存的情况,但也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腹直肌分离。与开放式手术一样,腹直肌筋膜修复可以在使用或不使用网状加固的情况下进行。当存在共存疝气时,通常使用网片。可以使用单层或双层以及间断或连续折叠技术,并且可以使用可吸收、缓慢吸收和永久缝合线。腹疝和腹直肌分离共存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临床问题。除了传统的腹腔镜腹膜内覆盖网片修复术外,最近还开发了几种其他手术矫正技术,包括内镜微创或微创下层修复术(endoscopic mini or less open sublay repair ,EMILOS)和腹腔镜体内腹直肌腱膜成形术(laparoscopic intracorporeal rectus aponeuroplasty ,LIRA) 。新技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疼痛少的巨大潜力,也可用于矫正未合并疝气的腹直肌分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腹疝患者中检测腹直肌分离非常重要。他们发现,在使用无网片的原发性缝合线治疗腹疝时,腹直肌分离是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

(3)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为特定适应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一项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修补术与开放和腹腔镜修补术的腹壁疝的系统评价中,与开放修补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修补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减少了 3 天。机器人辅助修补术在疝缺损闭合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与腹腔镜修补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修补术的缺损闭合率更高。然而,与开放修补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

术后恢复:

术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防止分离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Majken Lyhne Jessen,Stina Öberg,Jacob Rosenberg, for Abdominal Rectus Diastasis,Front. Surg., 19 November 2019 Sec. Visceral Surgery Volume 6 - 2019 | https://doi.org/10.3389/fsurg.2019.00065 IF: 1.6 Q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