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疝气)修补术后慢性疼痛

张建军医生 发布于2024-11-29 22:28 阅读量174

本文由张建军原创

1.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定义

      慢性疼痛定义为手术后持续3个月以上、令人烦恼、影响日常活动的中度疼痛。

     目前没有关于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统一的定义。绝大多数文献用3个月的时间段来定义慢性疼痛。但对于应用补片为基础的腹股沟疝修补术,6个月的时间可能更合适。类似的,有临床意义的不舒适的严重性这样设置:令人烦恼的、影响日常活动的中度疼痛。采用这个标准,大约有10%-12%的患者经历了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疼痛。疼痛的病因未纳入慢性疼痛的定义。然而,病因、治疗、预后等因素中,预防是研究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最重要的内容。

      总的来说,腹股沟疝术后有临床意义的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为10%-12%,并随时间而减少。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疼痛约为0.5%-6%。


2.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包括:年轻人、女性、术前明显疼痛、术后早期明显疼痛、复发疝和开放法腹股沟疝修补术。


3.慢性疼痛预防新进展

       术前药物预防慢性疼痛主要集中在阻断中枢致敏作用和神经性疼痛的发展。加巴喷丁研究得最多,并证明有短期效果。总的来说,这些疗效在术后1-6个月会逐渐消退。普瑞巴林也有类似的效果。辣椒碱和依那西普对慢性疼痛无长期疗效。所谓的多模式预防性镇痛 是居于假定阻断中枢致敏作用的唯一方法是彻底地阻断手术伤口任何疼痛刺激的传入,直到伤口愈合。术前针对慢性疼痛的心理学干预在多个手术学科开展了研究,但研究很少,现有的少量数据表明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只有较小的短期疗效,对慢性疼痛的预防并无效果。


 4.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

      慢性疼痛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可导致残疾、不满意并损害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尽管有一系列的综合治疗疼痛的方法,疼痛的管理依然面临挑战。

      术后即刻发生的严重疼痛可能是内脏或神经损伤,推荐同日早期再手术,排除或者治疗这些并发症。有明确的证据显示术后急性疼痛是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早期及时的疼痛治疗对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至关重要。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慢性疼痛(> 术后3个月)推荐多学科团队治疗。从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开始,如镇痛药、神经阻滞,分阶段、多学科镇痛。其他方法治疗6个月后仍效果不佳,可考虑神经切除术。利多卡因和辣椒碱贴剂未显示出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神经阻滞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价值,但在临床实践中,神经阻滞能有效地应用于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脉冲射频消融可能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所有现有的文献研究神经调节能够减轻持续性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停止镇痛药的应用。但是这些研究都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回顾性的设计,病例报道或队列设计,缺少对照组,随访时间短,没有报道并发症或副作用。目前,只有较弱的证据初步支持神经调节治疗慢性疼痛。早期结果建议背跟神经节神经调理可能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如果疼痛是因为补片导致,可以考虑去除补片。诸如精索等邻近结构的挤压和周围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这类疼痛的机制。通常补片皱缩和纤维变性导致特定姿势时的疼痛,如坐位时痛。然而有些患者的疼痛既有感觉性疼痛,也有神经性疼痛。因此,单纯取出补片,而不切除神经的效果很难解释。

对开放法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神经疼痛,开放法神经切除术和内镜下腹膜后神经切除术均提供了可靠的结果。选择性的神经切除术加/无补片取出术取决于第一次修补的方法和临床表现。神经切除术的方法---选择性切除或三重切除术,最好由外科医生决定。

 参考文献

The HerniaSurge Group,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groin hernia management.Hernia ,2018, 22:71–85.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