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疝学会:腹壁中线切口疝治疗指南(疝气)

张建军医生 发布于2024-11-25 22:12 阅读量3649

本文由张建军原创


       腹部中线切口手术后两年的切口疝发病率为 12.8%,三分之一的切口疝患者接受了手术修复。切口疝修复后的复发率在 23% - 50% 之间,每次修复失败后并发症和复发率都会增加。可以说,没有其他良性疾病在手术结果方面改善如此之小。


Key Question(KQ,关键问题) 1: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患者应知晓:高 BMI(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免疫抑制是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因素。

       外科医生应注意:腹部中线切口发生切口疝的风险高于非中线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 (SILS)、10mm及以上的套管针部位和脐部套管针发生切口疝(套管针部位疝)的风险更高。连续小间距缝合技术与慢吸收缝合线相结合可降低切口疝的风险。腹部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 (SSI) 是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因素,与其他风险因素相比,其影响似乎最大。

KQ2: 所有切口疝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吗?最佳检查方式是什么?


       建议 A:对于疑似患有切口疝且临床检查未给出明确诊断的患者,建议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以确立诊断;有证据表明,CT 是最敏感的检查。但是,如果担心成本和辐射暴露,则建议进行超声检查或 MRI 检查。


        声明 B:对于患有切口疝(正在考虑手术)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使用 CT 或 MRI 进行术前规划。


KQ3:能否通过影像学检查预测筋膜闭合是否可行?


       建议 A:指南小组建议,无法通过 CT 准确预测是否可以在不进行肌筋膜松解(组织分离)或腹膜瓣技术的情况下闭合筋膜缺损。


       声明 B:对于中线切口疝患者,如果术前 CT 出现以下任何情况,则很可能无法在不进行肌筋膜松解的情况下闭合筋膜:缺损宽度>8 cm;疝面积>164 cm2;腹肌直肌/缺损比< 1.34;或组件分离指数 (CSI) > 0.146。对于接近或超过这些测量值的切口疝,指南小组建议只有精通腹壁组织分离或腹膜瓣等先进技术的外科医生才应进行手术。


KQ4:(a) 所有切口疝都需要手术治疗吗?(b) 切口疝治疗的重要结果指标是什么?


       声明 A:对于可复位的中线切口疝患者,发生急性疝事故(肠绞窄或肠梗阻)的风险较低(第一年为 1%,五年内为 2.5%)。


       声明 B:对于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且身体健康状况适合手术)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在与患者详细讨论手术或密切观察的风险和益处后,进行手术修复。


       声明 C:对于接受切口疝治疗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最重要的结果指标是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能因患者而异。


       声明 D:对于接受切口疝治疗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其他重要的结果指标包括:复发、手术部位发生率、网片感染、死亡率、慢性疼痛和成本效益。


KQ5:(a) 手术前应优化哪些重要的风险因素?(b) 预先优化的效果如何?


       声明 A:对于接受切口疝治疗的患者,重要的风险因素是高 BMI、糖尿病控制不佳和吸烟。


 声明 B:对于接受切口疝治疗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预先优化治疗。这包括有针对性的减肥(如果 BMI 高)、良好的糖尿病控制(以 HbA1c 衡量)、戒烟和改善肺部健康状况。

 声明 C:对于有症状的切口疝患者,如果在优化前的特定减肥计划后仍无法减肥,并且从技术上讲可以进行手术,指南小组建议,推迟手术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和筋膜缺损扩大)可能超过进一步减肥的好处,但这需要与患者仔细讨论风险和益处。

KQ6:在切口疝修补中,网片修补和缝合修补的结果有何不同?


       建议 A:对于中线切口疝患者,建议采用基于网片的修补技术


KQ 7:在切口疝修补中,考虑到网片的不同位置,结果有何不同?


       建议 A:对于中线切口疝患者,指南小组建议将网片放置在腹直肌后平面。


       声明 A:进行切口疝修补的外科医生应熟悉将网片定位在不同平面(包括肌筋膜前、肌后和腹膜内)的技术。


       声明 B:对于中线切口疝患者,指南小组建议,由于任何后续腹部手术中存在长期并发症的风险,应谨慎使用腹腔内暴露于腹部内脏的任何网片。


KQ8:切口疝修补技术(开放式、腹腔镜和机器人)之间的结果有何差异?


       声明 A:对于中线切口疝患者,指南小组建议,根据患者和疝气特征,如果外科医生具有适当的专业知识,腹腔镜、机器人或开放式手术可能是合适的。


KQ9:原发性筋膜闭合对中线切口疝网片修补术有好处吗?


       建议 A:对于接受中线切口疝修补术(腹腔镜或开放式修补术)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应闭合筋膜缺损,避免用网片搭桥。


KQ10:在(a)腹膜内和(b)腹膜外网片放置用于切口疝修补时,使用不同的网片固定技术,其结果有何不同?


       声明 A:对于使用腹腔镜腹膜内覆盖网片进行手术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胶水、大头钉和缝合线(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临床结果差别不大。


       声明 B:对于接受开放式腹直肌后中线切口疝修补的患者,虽然原始描述描述了使用筋膜缝合线,但指南小组建议其他选择,例如固定到后层或自固定网片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以降低慢性疼痛的风险。


KQ11:加速康复外科 (ERAS) 在切口疝修复中有什么好处?


      声明 A:对于接受中线切口疝修复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加速康复方案


KQ12:在成人患者中,选择性修复切口疝时是否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建议 A:对于修复中线切口疝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使用单剂量预防性抗生素。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4 小时,指南小组建议使用第二剂量预防性抗生素,具体取决于所用抗生素、失血量和手术方法。


KQ13:(a) 哪些信息对切口疝修补术后的患者很重要?(b) 哪些活动会影响结果?


       声明 A:对于接受中线切口疝修补的患者,指南小组指出,缺乏基于证据的信息可供术后患者使用。


       声明 B:对于接受中线切口疝修补的患者,指南小组建议:镇痛和敷料管理应按照当地医院政策进行;应鼓励患者积极活动,并让他们做自己觉得可以做的事情(包括性活动);


       患者应避免举重/锻炼4 周(网状物长入时间);患者在伤口愈合前(约 2 周)不应在公共游泳池或海中游泳(但可以从第0天开始淋浴);当患者能够毫不犹豫地安全地进行紧急停车时,他们就可以开车(建议通知汽车保险公司);并且可以为患者提供腹带或压缩衣服,以便在前 6 周内穿着舒适(建议保持清洁)。


参考文献:Sanders DL, Pawlak MM, Simons MP, Aufenacker T, Balla A, Berger C, Berrevoet F, de Beaux AC, East B, Henriksen NA, Klugar M, Langaufová A, Miserez M, Morales-Conde S, Montgomery A, Pettersson PK, Reinpold W, Renard Y, Slezáková S, Whitehead-Clarke T, Stabilini C.Midline incisional hernia guidelines: the European Hernia Society,Br J Surg,2023 Nov 9;110(12):1732-1768.doi: 10.1093/bjs/znad284 IF: 8.6 Q1 .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