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 富贵包-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1、长期低头或抬重物或有颈椎病病史,在后背颈胸交界处的肌肉板滞僵硬,甚至肿胀鼓起一个硬包块,考虑是出现了富贵包。
2、患者经常有头晕、头痛等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可以确诊,如长期低头看手机和电脑或者有颈椎病病史,出现后背颈胸交界处的脂肪增生性包块,可以初步判断为富贵包。
3、可以进一步进行X线检查和MRI检查确定病情具体情况,如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C7~T1椎体棘突有质地坚韧的包块突出即可诊断。
(一)概述:中医学对富贵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散见于“头痛”、“眩晕”、“胸痹”、“脉痹”、“中风”等论述中。目前多数认为其基本病因病机为痰瘀阻络,着于颈脉所致,但各个医家对于痰瘀致病的机制认识不一,有如下几种看法:
1、饮食不节致痰瘀说,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懒于运动,思虑过度,七情内伤,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损伤脾胃,运化失调,津液化为痰浊,脂浊内停,气机不利,久则瘀血内生,痰凝血滞,痰瘀互结,着于血脉,胶结成块,形成富贵包。
2、肝肾阴虚致痰瘀说,中年以后肝肾阴血不足致虚火内生,肝肾亏虚则津液不归正化,痰浊内生,日久瘀滞脉道,痰瘀既成又影响津液膏脂的输化。痰浊困遏脾运,肝肾失于滋润。
(1)症状: 痰郁型患者症有富贵包、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喉中有痰、体质肥胖等症。
(2)治法:应用祛痰除湿,理气解郁的方法。
(3)选方:给以祛湿解郁汤。
(4)组方:陈皮12克,半夏12克,胆南星12克,天竺黄12克,天麻15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川贝母12克,钩藤20克,菊花15克,黄芩12克,莱菔子15克,泽泻12克,瓜蒌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1)症状: 湿热型患者症有富贵包、头痛、眩晕、失眠、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
(2)治法:应用清热利湿,舒肝泻火的方法。
(3)选方:给以清热利湿汤。
(4)组方:胆草15克,黄芩15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连翘30克,竹叶15克,柴胡12克,杭芍20克,公英30克,枳壳12克,泽泻12克,郁金12克,草决明20克,金钱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1)症状:瘀滞型患者症有富贵包、头痛、眩晕、失眠、头痛呈刺痛、面色紫暗、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肢体乏力等症。
(2)治法:应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方法。
(3)选方:给以活血通络汤。
(4)组方: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夏枯草30克,菊花12克,桑叶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地龙12克,水蛭12克,远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5)方解:本方所治病例,无论是寒湿致病,或虚寒成疾,总以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理变化。方中以丹参、赤芍、鸡血藤、乳香、没药、当归、红花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乌稍蛇、地龙、蜈蚣搜风通络;细辛温经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之功。
笔者五十八年来在临床摸索出一个方子效果显著,自拟“顺愈富贵汤”
(三)方解:
1、这个方子凡读过《伤寒论》者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在这个方子里,桂枝可以温通经脉,发汗解肌,助阳化气。赤芍、牡丹皮、桃仁都是活血化瘀的。把瘀血化掉后,再用茯苓来祛湿,把这个瘀血慢慢排出去。这就是桂枝茯苓丸调理富贵包的原理。
2、方中还有一个“化铁丸”是众所周知的名方能治骨质增生。化铁丸主要的成份是威灵仙和褚实子,威灵仙具有软化骨刺的作用,能够消磨骨刺,褚实子能够补肝肾,防止化掉的骨刺慢慢长出来,两味药合在一起称为化铁丸,顾名思义就是连铁都能化掉,再加入一些引经药直达病变部位,所以对骨质增生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方中余药当归……莪术均为活血化瘀;补骨脂、骨碎补补肝肾强筋骨,通经活络止痛药,以助前二方之力,可谓是寒热虚实,标本兼治,面面俱到,焉能不愈。
(四)治疗体会:
1、中医认为,富贵包主要是气滞血瘀导致的鼓包,受寒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天地万物都是一样,只要受寒就会收缩,通道就会变窄,人们的经络血脉都一样,寒则收引,寒凝收引使体内寒气积聚,血流不通引起肌肉疼痛收缩。
2、富贵包是一种局部脂肪组织慢性损伤、劳损导致脂肪组织变性、炎性渗出,而产生无菌性炎症,进而局部形成包块的现象。对于存在富贵包者,应用中药主要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可以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等,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和消散,缓解局部疼痛的症状。
(五)预防富贵包:
1、预防富贵包饮食是关键,富贵包常常是由于脂肪瘤增大所引起,或者脂肪层增厚所导致,所以需要积极的控制饮食,同时配合运动锻炼,如尽量不要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常见的有红烧肉、肥肠、鱿鱼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适当摄入低脂肪的优质蛋白,常见的有新鲜的鱼肉和虾肉、较瘦的牛肉和羊肉等。
2、体育锻炼是预防富贵包的最佳选择,如游泳、慢跑、打太极等。
3、己经发现富贵包明显增大,或者引起强烈疼痛时,需要尽早去治疗,首选中医中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在西医外科局麻下进行肿物的完整切除。
老中医王圣尉临床经验总结
仅提供给业内初出茅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