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哪来那么大的脾气?”
“不准哭!你这是什么态度!”
“再闹,不给你吃饭了。”
“不准哭!”
“再哭,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
【其实孩子也需要被理解、接纳和认同】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拍拍他的肩,或者抱抱他,对他说:“很生气吧?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允许他在你怀里或者靠在你身上抽泣一会。
家长要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孩子。因为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影响的,尤其是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经常发怒和情绪焦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受到父母的情绪影响造成的。有的幼儿虽然父母的心情较好,但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迁就,因而脾气暴躁,经常发怒。 要细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恰当的满足。孩子有生理和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也是成人力所能及的,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他情绪稳定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