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老年人眼前的“迷雾”

吕秀芳医生 发布于2025-02-18 19:56 阅读量3776

本文由吕秀芳原创

老年人眼前的“迷雾”


75岁的王奶奶这几年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看啥都像蒙了一层纱,她急得不行。赶紧去医院一查。她的双眼视力都不足0.1,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奶奶接受了右眼白内障手术。术中医生用一枚透明的人工晶体替换了她原本混浊的晶状体。术后第二天,王奶奶惊喜地发现,右眼视力恢复到了0.8。她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请求医生尽快给另一只眼睛也“升级”一下。那么,白内障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


白内障的成因:晶状体的“变质”之旅


正常情况下,光线通过透明的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上,让我们看到清晰的图像。但如果晶状体“变质”了,蛋白质就会变性、混浊,透光性变差,这就是白内障。就好比本来清澈透明的玻璃窗户,突然糊上了一层毛玻璃,光线自然就透不过去了。


(如图所见,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病因,白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老年性白内障: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晶状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


2. 代谢性白内障:和血糖或血钙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有关。


3. 并发性白内障:由眼内炎症、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引起。


4. 外伤性白内障:眼球受伤或异物存留也会导致白内障。


5.  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眼睛的“小毛病”


1.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视力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纱,逐渐变差。


2.屈光改变:白内障加重时,看近处的东西可能更清楚,但看远处会更模糊,就像戴了副度数不对的眼镜。


3.单眼复视或多视:晶状体混浊导致看东西时出现重影,一个东西看成两个或多个。


4.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眩光、色觉改变、视野缺损等。总之,眼睛变得越来越“挑剔”,啥都不满意。


白内障的治疗:手术是“王炸”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目前主流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间短(通常不到15分钟),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就好比把混浊的晶状体换成了一枚透明的“新镜头”,眼睛又能看清东西了。患者在术前会接受详细检查,医生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这好比给眼睛“换零件”,换完之后就能“重启”了。



白内障手术的时机:别等“熟透”了再做


很多老年人有个误区,觉得白内障必须等完全成熟、严重影响生活时才能手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白内障过熟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眼睛会疼得要命),还会增加手术难度。医疗建议是:只要白内障影响了生活质量,且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手术。别等眼睛“熟透”了才后悔莫及。



总之,白内障并不可怕,可通过科学治疗和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良好的视力。如果您或家人有视力模糊的症状,千万别拖,尽早到医院检查,别让白内障成为眼前的“迷雾”。毕竟,眼睛是用来“看世界”的,不是用来“看雾”的!。


文章由钟恩宇、吕秀芳撰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