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为主要特征。西医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本病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约为(4~9):1,其症状多在学龄前期出现,但在学龄期最为突出。发病与遗传、环境、教育、产伤等有一定关系。近年来有发病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本病在古代中医书籍中未见专门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于 “躁动”、“健忘”、“失聪”等病证范畴。
(一)诊断要点
1.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常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2.多动不安,活动过度,不能安静地参加各种活动。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与人打斗。
4.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可呈阳性。注意力测试常呈阳性。
5.通常于7岁前起病,其表现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二)治疗原则
本病以泻实补虚、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为基本治则。心肝火旺者,治以清心平肝;痰火内扰者,治以泻火豁痰;肝肾阴虚者,治以滋阴潜阳;心脾两虚者,治以补益心脾。由于本病病程较长,故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可配合运用针灸、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主穴取内关、太冲、大椎、曲池。注意力不集中配百会、四神聪、大陵;多动配定神、安眠、心腧;烦躁配神庭、膻中、照海。捻转进针,用泻法,不留针。1日1次。
2.耳针 取心、肝、肾、神门、交感、脑点。浅刺不留针,1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压穴,取穴同上。
【预防护理】
1.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营养均衡,避免早产、难产及新生儿窒息。
2.注意防止小儿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关心体谅患儿,对其行为及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与训练,要循序渐进。
4.加强教育,树立信心,配合心理疏导,对动作笨拙的儿童进行感统训练。
5.注意管理,防止攻击性、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
6.保证患儿合理营养,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