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药物治疗需三步走
第一步:解除粪便嵌塞
有文献报道,患儿对聚乙二醇耐受性更好,常被作为解除粪便 嵌塞的一线用药,一般推荐剂量为 1.5 g /(kg•d)。 如嵌塞严重,则首先考虑使用灌肠治疗。若渗透性泻药无效, 可选取刺激性泻药或润滑剂软化粪便。需注意的是,刺激性泻药常 因不良反应等因素,多用于 1 岁以上的幼儿。
第二步: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再次嵌塞,聚乙二醇仍作为首要选择 ,每天用量 0.2~ 0.8 g /kg,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 2 个月。
第三步:减量药物
在维持治疗的基础上,便秘症状改善(每周≥ 3 次大便)1 个 月之后,可考虑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和液体的含 量,此过程至少需要 4~6 个月,旨在恢复正常的肠道蠕动及防止 复发。据报道,在治疗后 6~12 个月 50% 左右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可 以恢复至正常,另外 10% 服药后症状消失,剩余 40% 症状持续存 在。
二、药物
1、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比较常用的有妈咪爱、金双歧、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加用肠 道菌群类药物,可提升治疗效果。
2、导泻药物
小麦纤维素颗粒、聚乙二醇 4000(福松)、乳果糖口服液。
3、肛塞制剂
如开塞露以及灌肠只能临时使用,也就是救急时使用。 提醒:不可以作为常规使用,更不能长期持续使用,会造成依赖,严重会导致脱肛。
三、行为干预治疗
强调儿童排便习惯训练,让肠道恢复正常运转,建立规律 排便。如鼓励训练如厕、饮食调理、增加运动等。 但只一小部分患儿有效,大部分患儿只能起到帮助作用, 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必须与药物治疗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