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治疗原则
实证以驱邪为主,常用清热通导、疏肝理气、消积导滞之 法;
虚证以扶正为先,多用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温阳益肾等法。 除口服药物外,可配合推拿、针灸等疗法进行治疗。 同时,必须注意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建立良好的排便 习惯。
二、分证论治
1.乳食积滞
证候: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胀满疼痛,不思乳食或恶心呕 吐,手足心热,心烦,睡眠不安,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脉沉有 力,指纹紫滞。
要点:有伤乳、伤食史,便秘腹胀,舌苔厚腻。
治法:消积导滞,清热通便。
2.燥热内结
证候:大便干硬,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面红身热,口干口 臭,或口舌生疮,腹胀腹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指纹紫滞。
辨证要点:大便干硬,排出困难,口臭,舌质红,苔黄燥。
治法:清热导滞,润肠通便。
3.气机郁滞
证候:大便闭涩,嗳气频作,肠鸣矢气,胸胁痞闷,腹中胀痛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指纹滞。 辨证要点: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大便闭涩,胸胁痞闷。
治法:疏肝理气,导滞通便。
4.气血亏虚
证候:粪质干结,或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努挣乏力,难于 排出;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神倦懒言,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 晕心悸,健忘,多梦,舌淡,苔白,脉弱,指纹淡。
要点:虽有便意,排出困难,神倦懒言,面白无华。
治法:补气养血,润肠通便。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略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2.耳穴压丸
(三)推拿疗法
1.清大肠、退六腑、清补脾土、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 里、推下七节骨。用于实证便秘。
2.补脾土、推肾水、清大肠、推上三关、摩腹、捏脊。用于 虚证便秘。
(四)外治疗法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