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门诊,经常可看到家长带着可爱的孩子来看耳朵后或颈部的“小疙瘩”。这些家长常好奇地问”为什么孩子会长这样的小疙瘩,而且小疙瘩还会大会小”。其实这些小疙瘩是人体必有的淋巴结,是对人体有重要保护作用的结构,其作用相当于社会上的派出所。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过滤淋巴液,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99%,人体内的淋巴结大约有600-700个,临床上只能检查到身体各种浅表的淋巴结。健康人的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不易触及,无压痛、也不与周围组织粘连。
人体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每组淋巴结接受一定部位或区域的淋巴液。如耳后、乳突区的淋巴结接受来自头皮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接受口底、颊黏膜、齿龈等处的淋巴液;左锁骨上淋巴结接受来自食道、胃肠道的淋巴液;下肢或会阴处的淋巴液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躯干上部、胸部、乳腺的淋巴液回流到同侧腋窝淋巴结。
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或肿瘤时,微生物或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蔓延,到达该器官或该部的附近淋巴结,引起相应淋巴结的肿大、压痛,因此淋巴结肿大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淋巴结肿大可有局部性的和全身性的。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有附近组织的局部炎症引起的急性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常见的有小儿头皮痱疖引起的耳后或枕部淋巴结肿大;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引起的颌下或颈部淋巴结炎;灰指甲等下肢感染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结炎的质地柔软、有明显压痛,表面皮肤可有红肿、光滑无粘连,可伴有全身发热的不是表现;慢性期则质地较硬,疼痛轻微。
淋巴结结核:常常有结合病史,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质软,可有粘连,晚期可破溃发生瘘管,愈合后形成斑痕。
恶性肿瘤或转移:如胃癌转移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咽癌转移到耳后淋巴结肿大,胸部癌肿转移到右侧颈部淋巴结,乳腺癌转移引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无压痛、易粘连固定。
全身淋巴结肿大:
遍及全身的表浅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无粘连,常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病毒感染如风疹等。
因此,对于表浅淋巴结肿大应及时检查,以防贻误一些重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