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疝气,别轻信偏方

陈琦医生 发布于2025-03-10 10:02 阅读量315

本文由陈琦原创

凡患者被诊断为单纯性单侧斜疝,且无合并症,只需2300元,当日即可完成手术康复出院。院方郑重承诺:费用下降了,检查项目一个不少、医疗环节一个不缺、服务标准一点不降。预约电话:0371-66903896,66903427。
小病拖延成大患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一天上午,在郑州打工的王乐夫妇抱着两岁的孩子跌跌撞撞地来到郑大三附院小儿普外科,找到了科主任陈琦。
此时的孩子眼窝凹陷,使劲掐耳朵也听不到哭声,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王乐说,一周前孩子突然呕吐不止,诊所的医生诊断按照肠胃炎进行治疗,孩子的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在郑大三附院小儿内科,医生根据病情做出判断,孩子是因为疝气出现“嵌顿”(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卡住了”),并发肠梗阻,需要尽快到小儿普外科做手术。在小儿普外科,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因为孩子病情耽误时间太长,没能抢救过来。
“太可惜了,这原本是一个小病,及时治疗,完全可以不用付出生命的代价。”事情已经过去多日,陈琦回想起来仍感痛惜。
微创一日手术
“尽早治疗,不要犹豫,不要迷信小广告。根治的方法是手术,手术在正规医院是安全的。” 陈琦说。
2002年,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陈琦主任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他采用了微创手术方式,也就是“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切口非常小,大约1厘米左右,手术时间5~10分钟,术后在医院观察2~3个小时,没有问题便可出院,手术过程中不用缝线,只需在切口处贴一片创可贴,一周后即去掉。伤口愈合后基本上看不到疤痕,既美观又省事,还免去了家长和孩子对换药和拆线的恐惧。这种术式,开创了我省疝气微创手术治疗的先河,填补了省内空白。
10年来,百姓口碑相传,陈琦主任巧施妙手,使8000余名患者摆脱了疝气的困扰。
陈琦解释说,小儿“疝气”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腹壁没发育好,有薄弱或缺陷区域;二是小儿经常哭闹造成腹压增高,把腹腔内的某些脏器从这些薄弱区域挤压向外突出,从而形成了“疝气”。比较常见的受挤压向外突出的腹腔脏器有小肠、大网膜、大肠、阑尾、卵巢、膀胱等。
小儿“疝气”有啥表现?男孩子在腹股沟部或阴囊内,女孩子在大阴 唇上方出现可复性肿块;小儿哭闹或站立时肿块增大,大小如鸡蛋,用手加压时肿块回缩消失,且可扪及“疝气”的肠气过水声,故名“疝气”或气蛋。多数小儿“疝气”不会自愈,一般均需治疗。
专家名片
陈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小儿普外科主任、河南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小儿肛肠疾病、小儿肿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小切口不缝皮治疗小儿疝气,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直肠畸形以及小儿腹腔镜技术等,减轻了患儿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深受患儿和家长的欢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