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清楚自己一共有多少颗牙齿吗?应该有多少颗牙齿呢~
婴儿阶段,也就是乳牙颌阶段,一共有20颗牙齿,大概在 两岁半左右完成建颌和萌出;我们从6岁开始,乳牙陆陆续续脱落,恒牙萌长出来,这个时候是多少颗牙齿?大概是28—32颗牙齿。
为什么牙齿数量不确定,因为每个人智齿萌长情况不确定。
大约13岁恒牙颌建立之后到成人阶段,一般来说从16岁左右开始,智齿就会陆陆续续向外萌长。虽然有的智齿并没有萌长出来,是埋在骨头里,但也是要算进去的。
智齿也被叫作“智慧齿”、“立事牙”。有些成年患者说自己是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长智齿,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的~
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有一些人,智齿先天缺失;
很多人智齿萌出的角度和方向不好,所以没有办法正位萌出;
真正能够完全长出来的并且整整齐齐地排在牙列上,实际上是相对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群。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智齿,不拍X光片都不知道自己有智齿。如果你的智齿是阻生智齿,雷医生建议大家不要让这些阻生智齿一直在骨头里面埋着,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顶坏前牙,最终导致智齿和7号牙都被拔除。
如果是半阻生,即有一部分外露在口腔中,也会导致牙周炎症问题。
最为常见的情况是,如果有一段时间吃的食物刺激性较大,或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口腔卫生维护松懈,慢慢的你发现智齿周围的牙龈肿了,牙龈红红肿肿的,甚至盖住了牙齿,口腔异味增大...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是“智齿冠周炎”了。
智齿在矫正的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呢? 肯定是有的。
智齿在正畸医生眼里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设计方案时:
正畸医生给青少年时期的患者设计推磨牙向后的方案,那么医生应该明确考虑智齿的位置。
矫正结束后:
对于矫正来说,我们是有一个保持的复诊周期的、在这个复诊周期中,雷医生会严密的检测包括智齿的发育、牙齿的复发程度。
说实话,智齿的萌长对于牙齿矫正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复发因素,所以在智齿萌出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雷医生是很重视保持的定期复查的。
并且保持器佩戴时间不能减的太快,保持的时间要够长,不然减少保持后,我们稍一松懈,智齿长出来顶着所有牙齿向前走,会出现拥挤、牙齿外翻、开颌等复发情况,以前的矫正成果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青少年时期结束矫正后,一定不要和主治医生切断了联系,而是需要定期复诊。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有矫正想法的同学已经暗自下决心,赶紧把自己的智齿拔除。
那么雷医生告诉你,千万不要自己做主拔智齿!“臭名昭著”的智齿,其实还有机会“洗白”~有时候在正畸医生这里,智齿还可以“废物利用”哦!
在矫正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大牙龋坏得非常严重的患者,预后情况也很差。那我们可以把坏掉的大牙拔掉,把很好的智齿留下来,从而获得一个天然健康的完美咬合。
所以并不是说所有人的智齿都要被拔除,在拔除前一定要听一下正畸医生的意见,并不是说所有长歪的智齿都没救了。
案例一
案例特征:第一磨牙严重龋坏+直立智齿 单纯正畸案例
拔除残缺牙齿,通过牵引阻生智齿替代残缺的第一磨牙。
矫正后,阻生智齿扶正,保留自然牙,解决第一磨牙残缺问题;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好。
案例二
案例特征:关闭缺失的磨牙间隙+骨性嘴突 单纯正畸案例
矫正前:嘴突,笑起来不自然;上颌牙齿整体向外突出,下颌磨牙缺失;侧面看嘴突更为明显,下巴后缩。
矫正后:上牙整体回收,嘴突的情况得到解决,笑起来更加甜美自然;牵引智齿代替磨牙,关闭了缺牙间隙;侧貌线条柔和,侧貌佳。
有些人的磨牙由于龋坏太严重,无法通过补牙修复,只能拔掉再种植。其实除了种牙,还可以通过正畸牵引智齿解决牙齿缺失的问题。
案例三
案例特征:嘴突+第一恒磨牙缺失。直立倾斜的第二恒磨牙,前移智齿替代长期缺牙间隙的正畸治疗。
患者矫正前嘴突明显,另外由于长期缺牙,导致缺牙侧咬合不佳;磨牙倾斜,缺牙侧咀嚼功能完全丧失;
矫正后,上下前牙回收,侧貌改善明显;缺牙间隙完全关闭,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