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呕吐是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多因消化不良,胃肠炎等引起,给予助消化,抗炎等保守治疗后缓解,所以大家更容易忽视引起呕吐一些特殊疾病,从而容易耽误疾病的诊治,导致严重后果。介绍一例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一区小儿普外、新生儿组近期收治一病例。
患儿,女,7个月,3天前出现频繁呕吐,进食立即呕吐,开始时呕吐胃内宿食后期吐黄色液体,家长自觉吃坏肚子,观察了2天后无缓解,不能进食,到医院门诊就诊,医生检查后因已出现脱水症状,建议住院治疗家属不同意,要求补液观察,一天后患儿症状加重,出现发热,腹痛,表情淡漠等症状,故收入院,经相关检查,考虑为机械性肠梗阻,急诊行腹腔镜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大量淡血性渗出,腹腔索带缠绕肠管引起完全性梗阻,缠绕局部因长期压迫缺血,出现坏死,但还未出现穿孔,给予松解粘连,切除锁带,切除坏死段肠管约5cm,行肠吻合术等治疗,术后患儿逐渐恢复进食,症状缓解。
腹腔索带,被认为是卵黄管退化形成的纤维条锁,两端分别连接于脐周腹壁及肠壁或肠系膜。当其缠绕肠管会导致梗阻,因未压迫肠系膜血管,初期不会导致绞窄性肠梗阻,所以只表现梗阻症状,呕吐,停止排便,腹壁柔软,无压痛,无腹膜炎症状,位置高的梗阻不会出现明显的腹胀,频繁呕吐为主要特征。后期因梗阻加重逐渐出现腹胀,腹部压痛,感染性休克,肠穿孔引起腹膜炎症状。
这样的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机械性梗阻,因未导致肠绞窄,病程发展相对较慢,早期发现尽早手术治疗解除索带压迫,就可以解决梗阻,保证肠管完整,可损伤小恢复快。
通常建议1.尽早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多可见气液平,小肠扩张,下腹及小盆腔显示白腹无气体,如状态尚好,可观察6小时再复查立位片,气液平增宽,固定,可证明梗阻加重。2.给予通便治疗,无大便及气体排出,只有少量白色粘液。这样就要考虑外科介入了。
引起呕吐的疾病众多,需要外科干预的多数病情较急,需要尽早处理,不然会带来较多并发症。所以当频繁呕吐出现时一定要反复查体,反复检查,直到症状缓解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