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剖
腕部第一伸肌腔室位于桡骨茎突外侧,腔室内包含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这两条肌腱及其腱鞘在桡骨茎突水平产生的炎症和肿胀即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 超声解剖与方法
(1) 患者体位坐位,肘自然屈曲,腕置于治疗台上,桡骨茎突向上。
(2) 探头选择高频线阵探头。
(3) 超声扫查探头横切,置于桡骨茎突表面,寻找理想切面。辨认桡骨茎突及其表面第一伸肌腔室,即拇长展肌肌腱和拇短伸肌肌腱,肌腱周围腱鞘可因肿胀和少量积液而呈低回声,腱鞘可存在分隔,腱鞘表面为一薄层伸肌支持带。
(4) 进针路径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由背侧向掌侧或由掌侧向背侧进针,针尖抵达腱鞘内后,回抽
无血后试推注少量药液无阻力,超声下监测到药液在腱鞘内扩散后推注全量药液(一般为2~4 ml),如果两个腱鞘之间存在分隔,需要分别注入药液。
(5) 注意事项超声可评估拇长展肌肌腱和拇短伸肌肌腱腱鞘的肿胀情况,并将引导药液精准注射至肿胀的腱鞘内;腱鞘的掌面和深面有桡动脉经过,浅层有浅静脉和桡神经浅支分布,进针时须注意避免损伤这些结构;注意避免注射过浅引起皮肤萎缩和白斑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