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原则和建议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5-07-02 19:48 阅读量96

本文由焦睿原创

(一)食物多样,分期选配。

       建议每日12 种以上,每周达25 种以上,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少盐、少调味品、限酒或不饮酒,限制或禁食浓肉汤或老火汤。

       慢性肾脏病1~2 期患者总体膳食建议:强调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来源以全谷物、杂豆类、薯类及水生蔬菜等为主;餐餐有蔬菜,每天应达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应适量;常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畜肉;尽量不吃烟熏、烧烤、腌制等过度加工食品;控制盐、油、糖和调味品的使用量。

       慢性肾脏病3~5 期患者总体膳食建议:遵守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原则,实施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总量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6g(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如患者身高为165cm,则其理想体重为165-105=60kg,推荐蛋白质总摄入量为60*0.6g=36g)。主食兼顾蛋白质的用量(可选择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如红薯、土豆、莲藕、山药、绿豆粉丝等食物代替部分或全部谷类食物);餐餐有蔬菜;水果应适量;常吃大豆及其制品,适量鱼、禽、蛋、奶、畜肉;尽量不吃烟熏、烧烤、腌制等过度加工食品;控制盐、油、糖和调味品的使用量。

      慢性肾脏病5 期透析阶段仍然实施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依情况适当调整动物性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二)能量充足,体重合理,谷物适宜,主食优化。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能量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30~35kcal,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能量摄入可减少500~750kcal。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适宜体重一般控制在BMI18.5~23.9kg/m2(65岁及以上老年人B M I 可适当提高,适宜范围为2 0 . 0~26.9kg/m2);合并水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计算调整体重。

        慢性肾脏病1~2 期患者主食建议谷薯类为主,1/3 为粗杂粮。对于慢性肾脏病3~5 期患者,要减少米面食物摄入,可选择蛋白质含量低、能量密度高的食物作为主食(如红薯、土豆、木薯、山药、芋头、沙葛等食物,小麦淀粉、红薯粉、土豆粉、木薯粉、西米、绿豆粉丝、豌豆粉丝等制品),也可选择水生蔬菜,如莲藕、马蹄等食物来补充能量。有条件者可选择低蛋白大米、淀粉(米)和肾病专用能量补充剂等低蛋白高能量食品来辅助增加能量,帮助患者丰富食物选择,提高膳食干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三)蛋白适量,合理摄入鱼禽豆蛋奶肉。

      优质蛋白应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优质蛋白通常富含于动物性食物和大豆中。动物性食物可适当选择白肉类食物如鱼禽类,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尽量少吃,一般每周1~2 次,每次不超过50g,当出现肾性贫血时,可适当增加进食次数,以便补充血红素铁。鸡蛋每天不要超过1 个,奶类不超过300mL。可选择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腐竹等作为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因此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来源时,可优先选择鱼禽类,其次是大豆类,最后是蛋、奶、畜肉。

(四)蔬菜充足,水果适量。

        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水果摄入量可适当减量至100~200g。当患者出现水肿或高钾血症时,则需谨慎选择蔬菜和水果,并计算其中的含水量和含钾量,蔬菜推荐清水浸泡并飞水弃汤后进食,水果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必要时咨询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

       慢性肾脏病3~5 期的患者,除关注蔬菜和水果中的水分和含钾量外,还需注意其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绿叶蔬菜约含蛋白质2~4g/100g,瓜菜约含蛋白质0~1g/100g,水果中除樱桃含蛋白质较高外,大部分水果蛋白质含量约为1~2g/100g。进食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深色蔬菜水果,能够延缓肾功能下降,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慢性肾脏病3~5 期的患者可多选择含蛋白质少的瓜菜,适当选择深色蔬菜水果。

(五)少盐控油,限磷控钾。

      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避免进食烟熏、烧烤、腌制等过度加工食品,限制酱油、味精、鸡精、各种酱料等调味品的摄入,尽量选择天然味道,如山楂、柠檬、辣椒、花椒、醋等。对于出现水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在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3g;严重水肿则应实施无盐膳食(钠<1000mg)或低钠膳食(钠<500mg)。慢性肾脏病患者建议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40g,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不宜超过35%。处于慢性肾脏病3~5 期的患者,在实施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中链甘油三酯或ω-3 脂肪酸的油脂,如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作为能量补充来源。

     无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磷。磷与蛋白质并存,瘦肉、蛋、奶、肝、肾等含磷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含磷也较丰富。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控制每日膳食磷摄入量不超过800~1000mg,以维持血磷在正常范围。慢性肾脏病3~5 期患者,在实施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多选用磷/蛋白质含量比值低的食物(见附录),兼顾钙磷摄入。

        若慢性肾脏病患者无高钾血症,且每日能排尿1000mL以上,可不用担心摄入过多钾而导致高钾血症。出现高钾血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同时严格控制高钾食物摄入,每日钾摄入量不超过2000~3000mg,维持血钾浓度在3.5~5.5mmol/L 范围,避免摄入浓肉汤、老火汤、菜汤,推荐烹调时先飞水弃汤后食用。

(六)适量饮水,量出为入。

       对于无水肿且尿量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饮水量1500~1700mL;对于存在水肿和(或)尿量较少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根据每天的尿液排出量以及透析脱水量等来计划饮水量,量出为入,并在临床营养师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同时需减少摄入含水多的食物,避免加重水肿。

(七)合理选择食药物质,调补有道。

       如气虚者,偏于脾气虚可选用山药、茯苓;偏于肾气虚可选用黄精、山药。血虚者,可选用阿胶。湿热者,可用赤小豆、金银花、菊花等。血瘀者,可食用桃仁、山楂等。如春季适当摄入温补类物质,如大枣、龙眼肉、核桃仁等。夏季宜食用滋阴清热利湿的物质,如赤小豆、冬瓜、绿豆、薏苡仁。秋宜使用养肺润燥之品,如雪梨、山药、蜂蜜、银耳。冬季可食用温补之味,如当归(仅作为香辛料和调味品使用)、阿胶等。

      如东南宜适当食用甘淡渗湿之品,如茯苓、橘皮、薏苡仁。西北宜选用温热滋润之品,如百合、大枣、龙眼肉。

(八)合理选择营养健康食品,改善营养状况。

(九)规律进餐,限制饮酒,适度运动。

     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减少外卖和聚餐,零食要适当。慢性肾脏病患者加餐宜选择在餐间进行,以水果、薯类等天然食物为宜,并严格限制过度加工食品作为零食和加餐。对于体重下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适当增加餐次,以帮助增加体重,纠正营养不足。过尽量减少饮酒或不饮酒,慢性肾脏病3~5 期患者不应饮酒。

        推荐每周进行3~5 次,每次30~6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如无禁忌,最好1 周3 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化运动处方,以降低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十)定期监测,强化自我管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每日自我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进行饮食记录来监测食物摄入情况。必要时每季度或每年进行1 次人体成分分析、握力、上臂围、小腿围、腰围或生化指标的监测。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