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股骨大转子滑囊穿刺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5-07-02 19:47 阅读量125

本文由焦睿原创

1. 解剖 股骨大转肌腱止点区分为前区、外侧区和后上区,分别为臀小肌肌腱、臀中肌前束肌腱和臀中肌后束肌腱止点,臀大肌和阔筋膜覆盖于其上,臀大肌深面及各臀肌腱之间有滑囊组织减少肌腱之间的摩擦,称为大转子区滑囊,包括臀大肌下滑囊、臀中肌下滑囊和臀小肌下滑囊。狭义的大转子滑囊指的是臀大肌下深滑囊,即臀大肌/髂胫束与臀中肌肌腱之间的滑囊,是大转子区最大的滑囊,其过度摩擦常导致炎症、滑囊增厚和积液,压痛点通常在大转子后外侧区。比大转子滑囊炎更常见的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腱内撕裂、部分和全层撕裂,压痛点通常在大转子外侧。臀中肌前束肌腱在大转子肌腱病变中发病率最高,是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2. 适应证 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大转子滑囊炎或/和臀中肌肌腱病)。

3. 超声解剖与方法

(1) 患者体位侧卧位,患侧朝上,膝稍屈曲,垫枕置于双膝之间。

(2) 探头选择高频线阵探头。体形较胖者可采用低频凸阵探头。

(3) 超声扫查将探头横向置于大转子体表区进行扫查。由浅至深可以依次辨认皮下脂肪、臀大肌、臀中肌腱和股骨大转子,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筋膜间隙即为大转子滑囊靶点。

(4) 进针路径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直达大转子滑囊(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筋膜间隙),推注少量药液或生理盐水无阻力,实时超声显示药液向滑囊内平滑扩散,随后注入全量药液(一般为5~8 ml)。

(5) 注意事项当大转子滑囊没有肿胀和明显积液时,仅仅为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筋膜间隙,内旋或外旋股骨活动时,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筋膜层产生相对运动,有助于辨别滑囊所在位置。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