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急性 PCL 撕裂:3周以内的损伤,胫骨后向移位<10mm,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
(2)慢性 PCL撕裂:胫骨后向移位虽然>10mm,可以先选择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如果临床症状为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定症状好转,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运动疗法治疗 3~6个月后症状无改善,则应考虑选择手术重建 PCL。
2. 手术治疗
(1)急性 PCL撕裂,同时伴有 MCL、ACL、LCL重度损伤时,撕裂的PCL被断离,膝向后方移位>10~15mm 时以及急性 PCL撕裂,伴有小碎骨片,胫骨后向移位>10~15mm,或伴有大的碎骨片时,均应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2)慢性 PCL撕裂,胫骨后向移位虽然<10mm,但同时伴有半月板损伤,虽无其他韧带损伤,也应进行 PCL和半月板手术治疗。
3.镜下重建 PCL术后的康复PCL的康复进程与ACL重建术大致相同。
(1)物理治疗:主要采用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即刻用膝支具锁定术肢在完全伸直位。术后第1天开始等长收缩训练、0°~60°范围开链膝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被动活动应在俯卧位进行,以防止胫骨因重力向后塌陷。4~6周后开始闭链训练,以避免腘绳肌训练而增加新移植韧带向后应力。第1周支具控制关节活动度伸屈为0°~60°,逐渐增加至正常。第2周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时为伸屈0°~30°,第4周伸屈0°~60°,第5周伸屈0~70°,第6周伸屈0°~80°,第7周伸屈0°~90°,第8周放开支具,8~12 周后去支具行走。
2)负荷训练:
①单纯 PCL损伤1周后足尖负重,以后逐渐至完全负重。
②复合韧带损伤的负重要晚于单纯 PCL损伤,术后负荷训练应在第6周负重25%,第7周为负重 50%,第8周为负重75%,完全负重应从第9周开始.
(2)具体康复计划
1)阶段I:最大限度的保护(0~8周)。
第1天开始踝泵训练、髌骨活动、直腿抬高;第4周进行闭链训练;第5周进行水疗;第8周完全伸展/屈曲0°~90°。
2)阶段Ⅱ:一般程度的保护(8~12 周)。继续直腿抬高、柔韧性训练、水疗;闭链运动训练,屈曲0°~60°,开链运动训练,屈曲15°~100°;平衡训练。
3)阶段Ⅲ:最小限度的保护(3~8个月)。开链运动训练,继续柔韧性训练,继续闭链运动训练;阶梯训练,固定脚踏车训练;继续平衡训练;第4个月快步/慢跑,但需要用支具保护。
4)阶段IV:完全恢复运动能力(8~12个月)。继续肌力、耐力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4.其他物理治疗
(1)电疗法
1)超短波疗法。
2)毫米波疗法。
3)等幅中频正弦(音频)电疗法。
(2)超声波疗法。
(3)磁疗法:脉冲磁场。
(4)冷疗法:
1)冷敷法:冰袋内盛冰镇水。
2)冰块按摩。
3)冷热交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