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合理有效镇痛:建议根据 TKA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难易度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采取个体化的镇痛措施,不建议常规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 PCA)。
3. 水肿处理:肿胀常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一般处理包括局部加压包扎、冰敷、制动、抬高患侧肢体,必要时给予消肿药物应用。
4. 血栓评估与预防:不推荐采用 Caprini 血栓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来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默认所有接受大型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存在血栓形成高风险。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等预防血栓发生。
5. 术后恶心呕吐:建议对 TKA 术后患者常规进行恶心呕吐的筛查及多模式预防和治疗。
6. 营养管理:建议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 量表(NRS-2002)对 TKA 术后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筛查。对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者(NRS-2002 ≥ 3 分),可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积极进行营养支持。
7. 引流管及尿管管理:不安置引流管或于手术当日或第 2 天拔除。对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同期双侧 TKA 者应留置尿管预防尿潴留,但留置时间不应超过 24 h。
8. 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安全性、功能锻炼的耐受性和个体生理反馈等方面,制订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步态训练、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 TKA 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计划。
9. 结合 TKA 术后膝关节平均屈曲度水平(约 115°)及患者术前膝关节屈曲度情况,尽早使患肢主动和被动锻炼状态下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度。
10. 建议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于术后 24 h 内独自或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11. 建议在疼痛药物血药浓度峰值期间进行下床活动锻炼。
12. 患者手术当天返回病房意识清醒后即可进行踝泵运动、膝关节屈曲及伸展,并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等部位进行静力性收缩功能训练。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膝关节主动运动。
13.TKA 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使用助行器练习床旁站立和平地行走、床椅转移、平衡训练、弯腰练习、步态训练,逐步行负重训练。
14. 建议及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呼吸训练;鼓励患者吹气球、有效咳嗽或行走锻炼,提升心肺功能。
15. 术后疼痛敏感期患者锻炼依从性不高时可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本体感觉运动。
16. 根据患者恢复状态继续进行主动收缩并给予个体化高强度抗阻力训练,包括等张运动和等速运动。
17. 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伤口若出现炎症表现,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联系手术医师,商讨下一步处理方案。
18. 建议采用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徒手肌力测定等评估活动效果。
19. 向 TKA 患者宣讲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术后勤翻身及早下床活动。
20. 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管理的建议。
21. 下床活动后将术肢抬高,足下垫枕头,以保持膝关节伸展并防止屈曲挛缩。
22. 每日锻炼结束后术侧膝关节冰敷 30 min,防止组织粘连。
23. 避免手术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