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恶心呕吐防治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5-02-09 19:27 阅读量240

本文由焦睿原创

1. 仅在妊娠前 个月出现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恶心和呕吐被诊断为妊娠期恶心呕吐;与其他原因无关的持续性呕吐以及伴有三联症(体重减轻超过妊娠前 5%、脱水、电解质失衡)可诊断为妊娠剧吐。

2. 疾病严重程度确定为:仅有恶心呕吐不伴低血容量;呕吐伴有低血容量。

3.妊娠特有的呕吐和恶心量化评分系统(PUQE或PUQE-24)[8]:按量表得分分为轻、中、重度。PUQE总分为24分:轻度< 6 分;中度为 7~12 分;重度≥ 13 分。

4. 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婴儿性别、母亲年龄、多胎、社会因素、病史、心理状况等。

5. 母亲孕前 BMI,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精神疾病、偏头痛、哮喘、既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胃肠道疾病的病史。

6. 雌二醇水平较高。

7.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常,高浓度的孕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8. 妊娠剧吐和两种蛋白质的遗传变异之间有很强的关联:生长和分化因子 15 蛋白(GDF1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7 (IGFBP7)。

9. 对于持续恶心呕吐的女性,应评估容量和代谢状态,排除其他病因,并指导补液和药物治疗。

10. 在社区医院中对轻度妊娠期恶心呕吐的患者进行管理,同时给予止吐药。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该考虑住院治疗:持续恶心呕吐,且口服止吐药无效;服止吐药后,仍持续恶心呕吐且伴有酮尿和(或)体重减轻(大于体重的 5%);确诊或疑似合并其他疾病。

11. 所有育龄女性至少从妊娠前 1 个月开始,每日服用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避免空腹;避免环境触发因素。

12. 避免孕妇觉得恶心的环境,并吃少量的干燥、清淡的食物。

13. 最初的饮食为香蕉、米饭、苹果酱和烤面包(即 BRAT 饮食),然后根据耐受情况来增加其饮食,坚持摄入蛋白质。

14. 将固体和液体分开食用;少食多餐;避免高脂肪食物;避免冷、酸或甜的饮料。

15. 针刺治疗或穴位按压(内关穴。

16. 增加睡眠,多休息以减少恶心。

17. 心理治疗,缓解焦虑和抑郁。

18. 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或胃肠外营养支持。

19. 对于长期不耐受口服液或出现临床脱水症状的患者,应静脉补液。

20.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静脉滴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及平衡液共 3 000 ml 左右,其中加入维生素 B6 100 mg、维生素 B1 100 mg、维生素 C 2~3 g,连续输液至少 3 d;一般补钾 3~4 g/d,严重低钾血症时可补钾至 6~8 g/d。

21. 生姜非常有效,推荐剂量为每日 4 次,每次 250 mg 。

22. 银杏叶、甘菊口服胶囊、薄荷油芳香疗法、柠檬芳香疗法可以缓解恶心呕吐;3 次 /d 口服 500 mg 豆蔻粉胶囊。

23. 维生素 B6 和多胺联合用药有助于症状改善,建议每次 10~25 mg,3 次 /d 口服。

24. 孕妇在怀孕前 3 个月停止服用含铁补充剂,代之以叶酸或低铁成人或儿童维生素[16];补充镁离子、钙离子和磷。

25.(1)美克洛嗪可按需每 4~6 小时口服 25 mg。

(2)茶苯海明可按需每 4~6 小时口服 25~50 mg 或按需静脉给予 50 mg,20 min;或经直肠给予 50~100 mg,总剂量不应超过 400 mg/d。

(3)H1 受体拮抗剂:

①环丙嗪50 mg 口服、肌注或静注,每小时 8 mg;

②丙氯哌嗪每小时 5~10 mg 口服或 6~8 mg 静注或 12.5 mg 肌注 / 静注,每天 25 mg 直肠给药;

③异丙嗪每 4~8 h 口服,肌注或静注 12.5~25 mg;

④氯丙嗪每 4~6 小时口服,肌注或静注 10~25 mg,并且不推荐用吡多辛治疗妊娠期恶心呕吐。

26. 甲氧氯普胺治疗,每 6~8 小时口服、缓慢静注至少 3 min 或肌注 5~10 mg,最好在餐前 30 min 和睡前给药,最长疗程 5 d。

27. 昂丹司琼可按需每 8 小时口服或静推 4 mg,必要时可增加剂量,但每剂不超过 8 mg。

28. 对于妊娠期合并烧心 / 胃酸反流及恶心和呕吐的女性,可用抑酸药联合止吐治疗,3~4 d 即疗效显著。

29. 糖皮质激素仅在难治性病例中短期加用,妊娠早期最好禁用。

30. 氟哌利多是有效的止吐药,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很少使用该药。

31.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最为常见,每天 48 mg,连续 3 d,口服或静脉给药;3 d 内无疗效,应停止治疗。

32. 对标准治疗无效的持续性妊娠期恶心呕吐患者应考虑胃溃疡,并检测幽门螺杆菌,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和 H2 受体拮抗剂是安全的。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