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药物治疗 用抗感染药控制上呼吸道及外耳道炎症感染。
2.物理治疗
(1)电疗法
1)超短波疗法:采用小功率治疗仪,两个电极斜对置于耳前后,合并耳咽管炎、乳突炎时电极置于耳后乳突部与鼻部。急性早期用无热量,炎症好转时改微热量,10~15min,1次/d,8~15次。
2)直流电抗生素或碘离子导入疗法:将浸有药液的棉花条塞入外耳道内,外端与衬垫、电极相连,为主极,辅极置于颈后,10~15min,1次/1~2d,10~15次。用于慢性炎症时。
(2)光疗法:主要采用紫外线疗法,红斑量,将石英导子插入外耳道内照射,1次/d,3~5次。可与超短波疗法综合应用。
鼻疖、鼻前庭炎
1.一般治疗 严禁用手挤压或过早切开,以免促使炎症扩散至海绵窦或颅内。
2.药物治疗 应用抗感染药,必要时用镇痛解热剂。
3.物理治疗
(1)光疗法
1)紫外线疗法:红斑量,于鼻部,炎症波及鼻周、唇颊时应扩大照射野,炎症局限于鼻前庭内时将石英导子伸入鼻前庭内,1次/d,3~5次。
2)He-Ne激光疗法:5~10mW,10~15min/次,1次/d,5~8 次,用于炎症吸收期。
3)红外线、白炽灯或蓝光照射:15~20min/次,1次/d,5~8 次,用于炎症吸收期。
(2)电疗法
1)超短波疗法:采用小功率治疗仪,急性早期用无热量,以后改微热量,10~15min/次,1次/d,5~10 次,可与紫外线疗法综合应用。
2)毫米波疗法:20~30min/次,1次/d,5~8次。
4.手术治疗 脓肿成熟时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