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12-26 11:02 阅读量91

本文由焦睿原创

1.建议组建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进行健康宣教和疑难解答

2.建议针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并贯穿住院全程,可采用家庭授权或联合督导的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手册等形式进行。

3.推荐术前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轴线翻身、俯卧位训练、床上排便、配合术中唤醒试验等内容。

4.推荐患者术前6周进行有氧运动以及背部强化和柔韧性运动。

5.推荐术前1个月每日口服铁剂和多种维生素补充剂。

6.推荐患者可在手术当日0时口服清饮料(5~10 ml/kg,总量≤400 ml)维持糖耐量,术前6 h进易消化流食,术前2 h口服清饮料后禁食水。

7.推荐术前对患者和家属均进行心理评估,评估其焦虑、抑郁等状况,评估工具可选择9项患者健康问卷、7项广泛性焦虑问卷。

8.推荐对患者的疼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体态体能、心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并进行脊柱侧凸专项评定,以便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9.推荐术前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若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应纠正后再手术。

10.术前评估皮肤完整性,规范备皮,排除潜在感染风险。

11.推荐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唑林。

12.建议术中保持俯卧位,预防相关并发症。

13.推荐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预防神经损伤。

14.建议术中保持患者体温,同时进行眼睛保护,避免眼睛受压。

15.术中遵循无菌原则,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6.术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推荐每间隔1日更换1次敷料,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7.建议抗生素使用不应持续超过24 h。

18.推荐术后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结合早期下床活动等方法预防肺部感染。

19.根据患者情况(年龄、是否识字等)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语言等级评定量表等工具,并同时在静息和运动状态进行评估。

20.采用健康教育、非药物性治疗、药物性治疗等综合管理措施进行全程管理。

21.推荐术后当日患者使用止疼泵控制疼痛,药物可选择芬太尼、地西泮等进行组合使用,待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选择口服镇痛药。

22.可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加速腰椎融合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23.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腹膜炎等急腹症。

24.推荐减少使用吗啡用量,减轻或避免术后呕吐。

25.推荐对于可能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

26.推荐术后Stewed麻醉后恢复评分≥ 4分、无恶心呕吐、可进饮的患者,若无不适,术后2 h可进食流质食物,并尽早摄入固体食物。

27.建议妥善固定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当术后24 h引流量<100 ml时,可进行拔除。

28.推荐手术次日尽早拔除尿管。

29.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低颅压的症状,若存在,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0.推荐术后定时评估脊髓神经功能,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建议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波动,并依据温度选择合适的降温措施。

32.建议术后当天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轴线翻身进行体位转变,术后当日和次日以床上肌肉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为主,术后第2日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锻炼。

33.建议首次下床活动前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疼痛、进食情况等,可使用镇痛、下肢肌肉泵等方法促进患者下床,注意患者安全。

34.推荐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以无自觉症状加重为前提,内容可包括平衡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等,循序渐进。

35.推荐患者术后3个月之后跑步,6个月之后可进行非接触或接触运动,12个月后允许碰撞运动。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