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证
1. 缓解臀上皮神经介导的各种急慢性疼痛:包括腰痛、臀部手术后的疼痛,臀上皮神经损伤、卡压
或炎症引起的继发性疼痛;
2. 诊断性阻滞:鉴别引起腰部或/和臀部疼痛的责任外周神经,或在已明确臀上皮神经为责任神经的情况下,评估感觉受损的程度;
3. 髋部和臀部手术的神经阻滞麻醉和术后镇痛:如臀部脓肿引流、病灶切除和髋关节手术等;
4. 神经毁损术:包括低温消融术、射频热凝和化学毁损适用于阻滞治疗短暂有效患者的长期镇痛治
疗,神经毁损术使用前需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禁忌证
1. 注射部位感染和畸形(如血管瘤),对注射药物(如麻醉药和类固醇)过敏,以及患者拒绝手术是臀上皮神经阻滞的绝对禁忌证;
2. 对于 INR>1.4 的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长期接受抗血小板药物和/或抗凝治疗的患者、不明原因发
热、心律失常和肝衰竭患者不宜进行神经阻滞;
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周围神经阻滞,必要时可减少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并发症及其预防
1. 感染性并发症,如局部脓肿等;
2. 由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如浅表组织损伤、穿刺部位的疼痛、瘀斑及血肿、神经炎等;
3. 由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如射频消融时疼痛加剧、出现烧灼感或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和异常性疼痛等;
4. 由药物引起的并发症,如注射乙醇和苯酚等破坏性溶剂时药液扩散,从而造成组织损伤、坏死、
脱落,以及局麻药引起的全身毒性反应等。
5.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感染。
6.穿刺部位瘀斑和血肿可通过局部按压预防、冷敷处理。
7.进行射频治疗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8.为避免阻滞药物误入血管,在穿刺后注射药物前,必须小心回抽。
9.超声引导下进行臀上皮神经阻滞可降低穿刺至血管的发生率,减少局部组织损伤。
10.穿刺前适当的表面麻醉如利多卡因乳膏,有助于缓解和预防穿刺部位疼痛。
11.每周治疗 1 次,治疗 3 次左右,直至症状缓解。15~20 ml 容量可以扩散至近端神经分支。
臀上皮神经卡压诊断标准
1.腰痛累及髂嵴和臀部,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
(2) 腰椎运动或姿势加重症状,如伸展、弯曲、旋转、长时间站立或坐姿、行走和滚动,会加重疼痛;
(3) 髂后上棘相应神经压迫区有触发点,距中线外侧 7~8 cm 的髂嵴上方有压痛;
(4) 当按压触发点时,患者报告臀上皮神经区域麻木和放射性疼痛(Tinel征);
(5) 在触发点行臀上皮神经阻滞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