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上肢骨折康复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10-07 17:52 阅读量331

本文由焦睿原创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1)术后患肢首先用吊带悬吊和绷带包扎10d。

2)伤口拆线后,如果内固定牢靠,可开始轻柔的钟摆式功能训练。如果有严重骨质疏松及内固定欠牢固,则推迟功能训练。

3)若骨折块固定牢固,术后第2~3 周开始钟摆式活动。第3~4周可以做轻柔的被动前屈和内旋外旋活动。第4~6 周才可以做一些主动或抗阻训练。

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

1)术后石膏托和颈腕吊带固定2~3d。如果稳定性欠佳,也可用管型石膏外固定。

2)术后4~7d开始肩和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3)骨折愈合通常需要12周或更长时间。

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1)手术目的是恢复关节面,对骨折做牢固的内固定,以利于早期关节活动。

2)术后以腋后皱襞至手掌石膏托固定。

3)术后7d创口愈合满意,可定期取下石膏托,做轻柔的主动的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训练后仍用石膏托固定。

4)术后3周去除石膏托,上臂用吊带悬吊固定。如果患者能忍受疼痛,可主动活动肘关节。禁忌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强力活动以及麻醉下行手法操作。

尺、桡骨骨折

1)钢板内固定术后:用后侧石膏托固定3~4d,术后24h拔除负压引流管。鼓励患者做肩部和手的主动的和主动-辅助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当前臂肿胀减轻时,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训练。

2)髓内钉固定术后:用石膏夹板固定2周。若内固定不牢固,需用长臂管型石膏外固定。维持前臂旋转中立位,屈肘90°位。在骨折愈合前,在保护下进行功能活动。骨折愈合后去除管型石膏,分级进行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

(1)患者骨折肢体的康复应当及早开始,但具体开始时间需根据骨折和软组织的稳定度而定。运动疗法应与其他物理治疗相结合。

(2)与骨折邻近的关节应当尽可能早地开始活动。但是在开放性骨折中,覆盖骨折处的肌肉-肌腱单元的活动会刺激软组织,并使其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因此需要采用石膏夹板、支架对骨折邻近的关节进行制动。一旦软组织愈合情况允许,即开始主动或主动-辅助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3)因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主动活动能力丧失者,其关节需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预防挛缩。

(4)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负重应当加以限制。这需要根据骨折固定的稳定程度、固定材料及其固定方式和患者全身情况而定。患肢负重的增加应当根据X线所示骨的稳定度和骨痂生长情况而定。

(5)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应当在治疗师的监视和指导下进行。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