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围术期运动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包括功能能力、肺功能和预后情况等。
3. 围术期适量运动是安全可行的。
4. 适应证:肺功能受损、考虑手术治疗、具有高风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5. 禁忌证:骨质疏松、髋部或脊柱骨转移的患者。
6. 运动前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健康史、合并症、治疗方法、运动禁忌证、以前和现在的身体活动水平,必要情况下,评估还应包括功能能力的客观评估和以问卷为基础的生活质量评估。
7. 接受具有神经毒性化疗的患者需评估其跌倒风险.
8. 评估患者喜好,结合患者的疾病阶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9. 运动计划应该在围术期可用的时间内进行,术前早期运动至少在术前 1 周开始。
10. 呼吸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深呼吸和吹气球等,运动频率为 5~30 min/ 次,5~14 次 / 周。运动强度为 60%~80% 的最大负荷、60%~100% 的 VO2peak。
11.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爬楼梯等,每周至少运动 3 次,15~30 min/ 次,运动强度以中高等强度为宜。
12. 抗阻运动每周至少 2~3 次,15~30 min/ 次。
13. 术后第 1 天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运动、上下肢运动、呼吸运动和自主咳嗽。呼吸运动频率由 3~5 min/ 次,酌情至 20~30 min/ 次,2~4 次 /d。
14. 术后第 2 天患者下床活动。有氧运动频率 5 min/ 次过渡到 15~30 min/ 次,每周至少 3 次。
15. 术后第 3 天可进行抗阻运动,2~3 次 / 周,阻力开始以身体能承受的负荷进行,并逐步提高运动强度、时间。
16. 患者病情稳定后,运动强度以中高强度为宜。
17. 理想状态下,运动方案应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呼吸运动,其中有氧运动是运动方案的核心部分。
18. 条件允许,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运动(呼吸锻炼仪、NuStep 仪器、深呼吸练习器)。
19. 传统的运动方式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值得推荐给患者。
20.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各需要至少 5 min 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21. 建议在监督下进行运动,包括运动日记、电话随访、团队运动等方式,尤其是对肌肉流失患者。
22.评价患者 6MWD、VO2peak、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