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康复治疗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9-30 21:08 阅读量309

本文由焦睿原创

1.减压:增加翻身的次数、使用缓解压力的承托系统(如泡沫、凝胶垫圈、气垫床、水床、空气流动床等)。

2.创面处理:

①若已形成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

②破溃的创面,可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冲洗;渗出较多的创面,可每日定时更换敷料,慎用抗生素软膏或其它外用药。

③形成溃疡的创面,可用剪、切的方法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但不要破坏周围健康组织,清创可反复多次。

④合并感染的创面,可采用局部换药、彻底清创、伤口通畅引流的方法,并每日用硼酸水冲洗创面。

⑤湿-半湿生理盐水外敷:对于Ⅱ度以上的压疮可以采用局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等待半干时更换新的湿纱布,从而使创面的分泌物粘附在纱布上,并及时得到清除,而不损伤新生肉芽和上皮。

3.抗感染:加强局部换药,应用敏感的抗生素。

4.护理:保持创面及其周围的清洁,尤其是臀骶部的压疮。

5.机体营养的支持。

6.光疗法

1)紫外线疗法:早期皮肤损害未累及肌肉者,采用Ⅱ~Ⅲ级红斑量;累及肌肉、骨骼者,Ⅲ~IV级红斑量;创面肉芽新鲜,剂量应偏小(小于I级红斑量),治疗前应清创,不涂任何药物,以利紫外线吸收。

2)红外线疗法:适用于各期溃疡创面、感染已完全控制、创面肉芽新鲜、无脓性分泌物患者。

7.电疗法

1)超短波疗法:早期皮肤损害尚未累及肌肉者,采用无热量或微热量;累及肌肉或骨骼者,采用微热量。

2)毫米波疗法。

8. 手术治疗

(1)适应证:长期保守治疗不愈合;创面肉芽老化;边缘有瘢痕组织形成;压疮深达肌肉或更深部位;合并有骨关节感染或深部窦道形成。

(2)常用手术方法及要求:方法包括皮片移植、皮瓣移植、肌肉瓣移植、肌肉皮瓣移植、神经肌肉皮瓣移植、游离皮移植。

(3)术后注意:切除压疮后仔细止血,皮瓣下应置负压引流管 48~72h;术后护理包括俯卧位2~4周,留置导尿,躯体各受压部位均需要良好衬垫以防止新的压疮,加强饮食和大小便护理。

9.I度压疮:可通过变换姿势、调整矫形器等方法减压,多处I度压疮可用气垫床接触受累部位的压力,压迫解除后即可愈合,不需要其它治疗。

10.Ⅱ度、Ⅲ度、IV度压疮:可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或术前治疗包括创面处理、局部理疗、护理、抗感染等。

11.Ⅲ度、IV度压疮有手术指征者:可进行相应的手术。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