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舌咽神经GPN阻滞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9-30 21:07 阅读量235

本文由焦睿原创

解剖:

GPN起源于上延髓的运动、副交感神经和特殊的感觉核,含有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纤维,为第X对混合颅神经。GPN由延髓发出后横向穿过小脑延髓池到达颈静脉孔前内侧的神经部,发出鼓室神经支配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感觉,并有分支与面神经交联成岩小神经,经耳神经节换元后进入三叉神经耳支支配腮腺;出颈静脉孔后沿颈内动、静脉间隙下行至C1横突水平发出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神经,沿颈内动脉前壁下降至颈动脉窦参与减压反射;GPN主干则下行绕至颈内动脉前内侧、茎突后内侧沿茎突咽肌前外侧下行至口咽部形成咽支和舌支,支配咽肌运动和口咽区感觉与舌后1/3味觉。而在C1横突水平,GPN渐由颈内动、静脉间隙转出,走行于茎突后内侧、颈内动脉前外侧、茎突咽肌前内侧,既有C1横突和茎突作为骨性标志,又有颈内动脉作为血管标志,还有茎突咽肌作为软组织标志,此处均应作为GPN阻滞或射频的最佳靶点选择。当GPN进入口咽部后,因分支细小、弥散,勉强可在此处作神经阻滞,但不应作为射频治疗靶点。

GPN干阻滞操作方法:

嘱患者健侧卧于操作台上,高频线阵探头置于下颌骨与乳突之间,超声下可见乳突、茎突与下颌骨3个高亮骨回声和茎突浅面的颈外动脉。

然后以乳突为原点,下颌骨端探头向尾侧旋转,至茎突消失,可见二腹肌及茎突深面的颈内动脉。

随后超声引导进行平面内穿刺,将针尖穿刺至颈内动脉浅面,将针尖在颈内动脉浅面微调,注射药物。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