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尿失禁非药物干预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9-26 09:43 阅读量374

本文由焦睿原创


1. 建议建立老年女性病患沟通渠道,以多方举措来提高老年女性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认识与重视。

2. 设置专业的尿失禁护理干预门诊、建立(妇科、产科、泌尿科、老年科)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干预措施。

3. 重视促发因素管理,尽可能排除引起或加重尿失禁的药物及风险因素。

4. 初始评估包括对液体摄入量、药物、认知能力、活动能力、泌尿外科手术术后、萎缩性阴道炎等的评估。

5. 不排空尿液时进行体格检查:咳嗽压力试验(诱发试验)阳性者行膀胱颈抬举试验及棉签试验,以排除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以外的尿失禁。

6. 建立老年女性健康档案。

7. 女性下尿路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可以通过尿检亚硝酸盐和白血球酯酶测试,症状改善后需复评。

8. 无症状菌尿的尿失禁老年人常规不进行菌尿治疗来改善尿失禁。

9. 排除尿失禁的多因素性质,增加心血管、腹部、神经系统以及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评估。

10. 统一采用 1 h尿垫试验,以评估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漏尿量>2 g为阳性,轻度:2 g≤漏尿量<5 g;中度:5g≤漏尿量<10 g;重度:10 g≤漏尿量<50 g;极重度:漏尿量≥50 g;此试验不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评估。

11. 压力性尿失禁在超声下的残尿量测定量更高。

12. 复杂性尿失禁进一步评估残余尿及尿流率,可考虑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或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单纯的膀胱过度活跃症状(AVB)和压力性尿失禁不推荐检查。

13. 建议学会记录膀胱日记,推荐记录时长为72 h,采用24 h制,精确到分钟,使用有刻度量杯,精确到10 ml,写明液体种类(茶、水、咖啡、酒)。

14. 出现AVB,及时记录衣物的尿湿面积,综合评估膀胱的平均尿量、排尿次数和尿失禁发生的频次。

15. 采用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PISQ‑12)进行评估。

16. 根据问卷筛选出临床简易分度:轻度、中度、重度。

17. 建议将特定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问卷和一般健康调查问卷归档于健康档案中。

18. 建议体重管理作为一线治疗策略。体重指数>30 kg/m2制定减重计划。

19. 建议减少辛辣食物及含咖啡因的饮料摄入;特别是在睡前2 h减少液体摄入量。

20.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用力排便及提重物,降低腹内压。

21. 建议使用护垫和卫生巾等,以缓解皮肤刺激。

22. 建议规律体育锻炼以增加盆底肌功能,避免超负荷的阻力运动、高强度的跑跳运动。

23. 建议盆底功能评估,根据改良牛津肌力分级评估、肌电生理评估(Glazer评估)等评估盆底肌肉功能。

24. Glazer评估五步骤包括:60 s静息状态、5次快速收缩、5次持续性收缩和放松、60 s耐久收缩、60 s后基线休息状态。

25. 应建议单独或结合膀胱控制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使用机械装置进行辅助。在医生的嘱托下使用子宫托。

26. 盆底肌训练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一线治疗,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不少于3 s,松弛休息2~6 s,连续做15~30 min,3次/d;或缩肛运动150~200次/d;门诊随访1次/3个月。

27. 盆底电刺激治疗不作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规方法,对于不能主动收缩盆底肌的老年女性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采用生物反馈和盆底电刺激的方法联合盆底肌训练。

28. 膀胱训练即憋尿训练,定时排尿并逐步增加排尿间隔时间。

29. 膀胱训练通常用于急迫性尿失禁与压力性尿失禁,但不适合混合性尿失禁。

30. 建议为所有急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的女性提供如厕方案。

31. 膀胱训练时间持续≥6周,建议老年女性制定每2 h如厕计划,并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训练憋尿功能。

32. 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咳嗽引起腹内压增高。

33. 及时治疗和预防复发性下尿路感染,关注下尿路症状及尿液分析,避免加剧尿失禁。

34. 对于认知障碍老年尿失禁女性进行认知功能改善的同时提供排尿训练。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