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管理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8-25 09:14 阅读量125

本文由焦睿原创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疗程为7 d,如果抗病毒治疗7 d 后,仍有新水疱出现,排除误诊或对抗病毒药物耐药后,可延长疗程至14 d。儿童无其他危险因素时,不建议进行系统抗病毒治疗。出现危险因素(如合并症、免疫受损、面颈部皮损、中枢或内脏症状、伴发中重度疼痛等)的患儿,推荐使用阿昔洛韦。

①核苷类: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②核苷类似物:溴夫定;

③非核苷类:膦甲酸钠。 

2. 镇痛药物

(1)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NSAID)

(2)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前者代表药物有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

(3)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包括多塞平、阿米替林等。

(4)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

(5)阿片类药物。

(6)儿童轻度疼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中重度疼痛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等可酌情用于12岁以上患儿。

(7)6.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控制疼痛首先推荐局部冷敷或外用利多卡因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和 NSAID 可用于严重疼痛,但 NSAID 使用需限制在孕早期和孕中期,一般不推荐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阿片类药物。

3. 糖皮质激素:急性期使用。

4. 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谷维素、辅酶A等。

5.疫苗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唯一手段,接种对象为 50 岁及以上成

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药物治疗。

1.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尝试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的相互转换。

2.三环类抗抑郁药或者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3.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4.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必须充分权衡疗效与潜在风险间的关系。

微创介入治疗。

1.对于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相关性三叉神经痛,可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

2.带状疱疹发病4 ~ 8周内采用无创经皮脊髓电刺激可控制疼痛并预防 PHN 发生。

3.神经阻滞:包括局部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硬膜外腔阻滞、颅神经主干或者周围支阻滞。

4. 神经调控:包括神经射频、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和电刺激治疗系统。

5.电刺激治疗包括周围神经电刺激、脊髓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等。

物理康复治疗。

冲击波治疗、电疗、激光治疗(如 He⁃Ne 激光、半导体激光、直线偏振光等)、超声波治疗等。

中医中药治疗。

患者教育和心理干预。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