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管理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8-18 16:23 阅读量206

本文由焦睿原创


1. 成立由专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康复工程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让患者和家属也参与其中。

2. 根据脊髓损伤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全面评估痉挛程度,至少每年 1 次。

3. 临床评估: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脊髓独立测量量表、痉挛频率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痉挛的脊髓评定和踝阵挛测试。

4. 实验室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H 反射、F 波等)、生物力学评定(钟摆试验和等速肌力测试、步态分析、被动牵张法)。

5. 减少诱发或加剧的因素,常见因素是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和皮肤问题(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尿管阻塞、痔疮和肠梗阻、压力性损伤、伤口),其他包括嵌甲、骨折、深静脉血栓和异位骨化等。

6. 对脊髓损伤痉挛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协助患者自我管理和了解疾病相关信息。

7. 药物治疗:巴氯芬、地西泮、丹曲林和替扎尼定是常用药物,其他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加巴喷丁、大麻素等。

8. 运动疗法:被动运动、持续牵张训练、关节活动度、平板训练、脚踏车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等。1

9. 物理因子治疗: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振动疗法、温度疗法、超声波治疗、水疗法等。

10. 神经阻滞疗法:肉毒毒素、苯酚、乙醇等能缓解痉挛。1

11. 中医治疗:中药汤剂、针灸和推拿按摩可作为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辅助疗法。

12. 手术治疗在患者痉挛状态无法有效缓解时予以考虑。4

13. 其他康复方法:体位治疗、牵伸治疗、负重和使用夹板或戴矫形器等。

14. 干预剂量和治疗参数尚未统一,推荐采用分级和阶梯式的方式治疗痉挛。

15. 根据痉挛程度、分布、患者偏好和治疗目标以及不良反应,制订个体化治疗计划。

16. 建议对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早期进行干预,可能降低痉挛的发生率。1

17. 及时评价疗效,了解痉挛对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优化治疗策略。

18. 定期随访,确定脊髓损伤患者痉挛远期发生发展情况及治疗效果。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