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失语症康复治疗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8-13 08:39 阅读量197

本文由焦睿原创

1.失语症的常见语言障碍特点包括:口语表达障碍和口语接收障碍。

2.失语症的分类包括: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1)Broca 失语(BA)(2)Wernicke 失语(WA)(3)传导性失语(CA);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1)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MA)(2)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SA)(3)经皮质混合性失语(MTA);命名性失语(AA);完全性失语(GA);皮质下失语(1)丘脑性失语(TA)(2)基底节性失语( BaA);纯词聋;纯词哑;失读症;.失写症。

3.对失语症筛查:采用①标记测验②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简短语言检查表③基于计算机系统评估的语言障碍诊治仪④基于计算机系统评估的言语加工认知模型障碍评估⑤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等失语症筛查量表,最少要考虑口语表达筛查评估(自发表达名字、年龄、居住地、系列数数) 、复述(词、简单句) 、听理解(听指五官、听指简单物品、是否问题) 、命名(简单物品命名、身体部位命名、列名、颜色命名) 、阅读(朗读、理解) 、书写(写名字、简单词、简单句子) 。

4.对 失 语 症 患 者 初 级 评 估: 要 采 用 CRRCAE、ABC、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汉语失语症的计算机辅助评估等方法对失语症患者进行系统评估,要求最少要用一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

5.考虑失语症的个体化特点:可以采用 2 种不同形式的评估,如传统量表评估与计算机评估的结合。

6.对某些单一功能不明确,波士顿命名测试( BNT) 可以就某一功能细化评估,针对鉴别诊断也可以采用认知功能评估、构音障碍评估等同时检测。

7.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估:交流能力评估注重了解患者是否能正常沟通。美国言语听力学会交流技能的功能性评价,日常生活交往活动检查,

8.改善患者语言功能的训练方法包括:Schuell 刺激法、模块模型法、Luria 的功能重组法、认知加工法、神经语言法、强制诱导治疗(CIAT) 、旋 律 音 调 疗 法MIT、计算机辅助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和高压氧治疗。

9.Schuell法要求 ①强听觉刺激②适当刺激③多途径刺激 ④ 充 分 刺激⑤正确强化。

10.CIAT 原则上包括:①集中强度(每天训练 3 h②交流塑形③限制代偿(非言语的)交流策略④行为相关。

11.改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方法:①手势语的训练②画图练习③沟通交流板或交流手册的训练④运用平板电脑⑤眼动沟通装置。

12.失语症除一对一训练模式外,可选用多种模式训练,如障碍碍程度相近的患者小组训练用性训练,到治疗室以外应用性训练。

13.失语症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类、胆碱类、脑保护性药物,胆碱能药物多奈哌齐、N ̄甲基 ̄天冬氨酸受体抑制剂美金刚等药物可有效改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影响语言功能。

14.传统康复治疗手段(如针灸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15.失语症康复需要合适强度和频率的长时干预。

16.运用基于循证的干预方法非常重要,而不是运用没有被证实有效的方法。

17. 根据个人沟通交流的需求和欲望设计个体化治疗项目来达到最大化的个人相关,并且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中。

18. 除了一对一训练,计算机辅助训练技术可以提高和支持康复训练,小组训练应该以改善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为目的。

19.运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时要保证安全性。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