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DN4总分 10 分,≥ 4 分可以诊断为 NP。
3.I-DN4总分≥ 3 分则考虑包含 NP 成分。
4.PD-Q 量表分值≤ 12 分的患者存在 NP 可能性低 ,≥ 19 分很可能为 NP 。
5.ID Pain ≥ 3 分时,考虑采取 NP 相关的治疗方案。
6.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数字分级评分法 ( NRS)、语言分级评分法 ( VRS) 评估疼痛强度。
7.采用多维度疼痛评估量表,如简明疼痛评估量表 ( BPI)、麦吉尔疼痛问卷(MPQ) 和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 ( SF-MPQ) 进行 NP 评估等。
8.神经传导功能、F 波和 H 反射、定量感觉检查、皮肤交感反应等对鉴别 NP 的病因有重要的意义。
9.神经传导功能检查通常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肠神经,常规记录的项目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SNAP) 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 CMAP) 等。
10.F 波和 H 反射异常提示近端神经纤维即神经根的异常。
11.定量感觉检查 (QST) 包括定量温度觉检查 (QTT)、定量振动觉检查 (QVT) 和感觉趋势阈值 (CPTS)。
12.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磁共振成像 (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 等技术也是鉴别 NP 病因的重要方法之一。
13.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9 量表评估抑郁症状,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 量表评估焦虑症状。
14.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抗惊厥药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为一线治疗药物。
15.阿片类药物被推荐作为治疗 NP 的二线药物。
16.利多卡因有助于缓解 NP。
17.辣椒素可用于治疗外周型 NP,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8.非甾体类镇痛剂、草乌甲素、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中药等可作为治疗 NP 的辅助用药。
19.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神经毁损等,在 NP 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日
益广泛。
20.有创无创的的电刺激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可以显著地减轻慢性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21.神经减压和神经毁损是针对 NP 的外科治疗方法。
22.心理治疗可以作为 NP 其他疗法的补充,也可以在早期引入。
23.冷热敷、流体疗法、超声波、短波透热疗法、光疗(近红外线、激光)、体外冲击波、经皮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技术是 NP 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基因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长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