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简介及治疗流程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7-30 16:00 阅读量701

本文由焦睿原创

一、TMS 模式分类

1. 单脉冲刺激 ,用于测定MEP。

2. 成对脉冲刺激,常用于皮层兴奋性评估。

3. 重复脉冲刺激 ,通常用于临床治疗和暂时性兴奋或抑制特定皮层功能区域。

4.爆发模式脉冲刺激 ,将一种固定频率脉冲嵌套在另一种固定频率脉冲中的刺激模式。

@常用爆发模式有爆发模式脉冲刺激( TBS) ,是将 3 个连续 50 Hz 脉冲嵌入 5 Hz 脉冲中。

@TBS 序列分为 2 种: 连续爆发模式脉冲刺激cTBS) 抑制皮层功能,间断爆发模式脉冲刺激( iTBS)  兴奋皮层功能。

二、TMS 治疗风险

1.癫痫及惊厥;,高频刺激有诱发癫痫或抽搐发作风险,但低频刺激可以用于抗癫痫治疗;

2.头皮刺痛、灼热感; 

3.头颅或体腔内存在金属磁性物质( 电子耳蜗、部分心脏起搏器等植入性医疗产品) ; 

4.听力损害,12 岁以下患者佩戴耳塞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5.诱发癫痫或惊厥发作风险的药物。

6.孕妇接受TMS 治疗应避免直接刺激腰椎。作为 TMS 操作者的孕妇应至少远离线圈 0. 7 m。

7.儿童年龄小于 2 岁慎用;刺激能量过高需要注意 TMS 诱发癫痫可能) ; 囟门关闭要特别注意避机械损伤) ; 特别注意保护听力。

三、重复经颅磁刺激安全操作规范

( 1) 保证电压稳定、电流不会过载,避免安全隐患。

( 2)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完成安全筛查评估。

( 3) 首次治疗测定患者皮层静息运动阈值( RMT)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使用单脉冲模式刺激利手侧拇指运动区皮层( M1) ,刺激 10 次,其中 5 次可以诱发拇指外展肌运动( 诱发拇指外展肌诱发电位达到 50 微幅以上) ,该刺激强度能量为 RMT。

( 4) 根据治疗目的选定 rTMS 强度、频率和数目。

( 5) rTMS 治疗靶点定位。常用治疗靶点脑区定位方法有 3 种:

①先测定M1 区,可以观测到外显运动反应进行确定,之后以M1 区作为参照点,沿头皮各个方向进行定位;

②参照国际标准脑电电极 10 ~ 20 导联系统定位 ;

③借助脑影像导航技术定位。脑影像包括: 全脑T1、T2 结构像、各类功能像等( 如脑血流、静息态、功能区激活像等) 。

( 6)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评定。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