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患者功能受限程度,确定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2)患者取舒适体位,尽最大努力在无痛范围内完成训练。
(3)阻力置于肢体远端,避免替代运动。
(4)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或抗阻力。
(5)训练中应给予有力的语言指令,增加训练效果。
(6)每一运动可重复 8~10 次,间隔适当休息,逐渐增加训练次数。
等长肌力训练
(1)患者处于适宜体位,治疗师选择良好指导体位。选择适当的阻力装置。
(2)确定肌力训练目标,设定运动强度:
1)增强肌力为目的:取 60%~80%的最大收缩力量,或相同的阻力负荷进行6~10 秒的收缩,每次动作间休息 2 秒;
2)增强肌肉耐力为目的:取 20%~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做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肌肉疲劳为止,1 次/日,每周练习 3~5 天。
等张肌力训练
(1)患者处于适宜体位,治疗师选择良好指导体位。选择适当的阻力装置,固定体位和阻力装置,嘱患者完成相应的运动动作。
(2)确定肌力训练目标,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
1)增强肌力为目的:以渐进抗阻训练法为例,先测定重复 10 次运动的最大负荷,称为 10RM 值。用 10RM 的 1/2 运动强度训练,重复 10 次,间歇 30 秒;再以 10RM 的 75%运动强度重复训练 10 次,间歇 30 秒;再进行 10RM 的 100%运动强度重复尽可能多次,2~3 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0RM 的量;训练频度:1 次/日,每周训练 3~4 次,持续数周;
2)发展肌肉耐力为目的:用 10RM 的 50%量作为训练强度,每组练习 10~20 次,重复 3 组,每组间隔 1 分钟。亦可采用适宜长度适当阻力系数的弹力带进行重复牵拉练习。弹力带的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反复牵拉弹力带直至肌肉疲劳,1 次/日,每周练习 3~5 天。
等速肌力训练
(1)训练前:开机,根据训练要求,安装相应的训练器械。
(2)摆放患者体位,对患者进行良好固定。
(3)关节活动角度设定:通常可设定全关节活动角度,对于肌肉、肌腱、韧带愈合早期、关节术后或关节病变时则宜选择限定关节活动范围。
(4)训练方式:分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训练。运动速度:通常包括 60,120,180 度/秒或 60,120,240 度/秒,可根据训练的需要将最高速度增加至720 度/秒。也可将训练程序设为 8~10 个速度进行,以 20 或 30 度/秒的速度递增或递减来设定。
(5)训练次数:建议每个运动速度状态下采用重复 10 次的运动方式,也可根据增强肌肉力量或发展肌肉耐力来确定运动强度、间歇时间和训练频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