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注意正确的阻力方向,固定相关肢体。
2.训练时应避免用力憋气,尽量选择准确适宜的阻力负荷,在无痛和轻度疼痛范围内进行训练。
3.训练前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调动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训练中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4.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可进行肌力训练,需严格控制总的运动量;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可继续肌力训练,以特定肌肉肌力训练或闭链运动进行。
5.等长肌力训练逐渐地收缩或放松肌肉,防止诱发损伤。
6.等长肌力训练选择多个不诱发疼痛的关节角度作为训练点,以避开诱发疼痛的关节角度。
7.对于关节损伤、骨质疏松或心血管严重疾患的患者,等张肌力训练不宜进行 10RM测试和最大抗阻训练。
8.等张肌力训练注意鉴别增强肌肉力量或发展肌肉耐力的运动量控制。发展肌肉耐力时,增加运动负荷,应选择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次数的轻阻力运动。
9.等张肌力训练严格观察等张肌力训练时的心血管反应,尤其是离心运动时。
10.等速肌力训练最大负荷等速练习前,应进行低、中等负荷的运动。
11.等速肌力训练全角度范围运动前要先进行小角度活动。
12.等速肌力训练离心等速练习前应先进行向心等速运动,以让患者更好掌握用力技巧。